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崩砂疳口风

猜你喜欢

  • 耻疮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下疳。见该条。

  • 迎风赤烂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谓目不论何风,见之则赤烂,无风则否,与风弦赤烂入脾络之深者不同。夫风属木,木强土弱,弱则易侵,……赤者,木中火证;烂者,土之湿证。若痰、若湿盛者,烂盛赤;若火、若燥盛者,赤

  • 出髎

    病名。见《伤科汇纂·凡例》。即脱臼,见该条。

  • 鬼心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四针掌后横纹,名鬼心。”原注为太渊穴。《针灸大全》则指为大陵穴,今多从此说。

  • 徐孟伦

    【介绍】:参见徐述条。

  • 鱼胆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老鸦糊之别名,详该条。

  • 蜜香

    见《南方草木状》。为沉香之别名,详该条。

  • 痱子

    病名。见《中医临证备要》。即痱疮。详该条。

  • 毛凉伞

    见《广西中草药》。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 振埃

    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阳病属外,故针刺循行于四肢体表的经脉(外经)予以治疗。该篇还指出,气满闭塞,咳逆喘息等取用天容,廉泉等穴即属本法,并谓其“病恶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