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之一。《素问·风论》卷五:“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溃疡。”又名冥病、大风、癞病、大风恶疾、疠疡、大麻风、麻风、风癞、血风。由体虚感受暴疠风毒,邪滞肌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病痉,详该条。
见《大生要旨》卷二。即子嗽。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指两种药物同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四十。亦称妊娠口渴、胎前焦渴。多因孕妇脏腑气虚,荣卫不和,阴阳失调,热乘于心脾,津液枯少,故令烦躁,口干作渴。若胃经实热者,宜泻热生津止渴,方用竹叶石膏汤;若胃经虚热者,宜滋
病从卫分逆传心包,或入营分而卫分证仍在。临床表现既有发热、夜热甚、神志昏蒙、舌质红绛等营分证,又有恶寒、咳嗽、舌苔薄白等卫分证。治宜清营结合透解表邪。
肝的系带。《灵枢·论勇》:“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
见《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即肺痿。详肺痿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小叶枇杷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蛇节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