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劳役血虚发热,类似中暑者。《六气感证要义·暑》:“有伤于劳役,以致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大而虚,按之无力,此血虚发热,所谓类中暑也。东垣以当归补血汤治之。”参见中暑条。
血气郁积日久产生瘀浊为病。《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张志聪注:“宛陈则除之者,去脉中之蓄血也。”
见《贵州草药》。又名夜关门。为豆科植物马鞍叶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Oliv.的根。分布陕西、湖北、广西及西南地区。苦、涩,平。止泻,安神,止痛,散结。①治腹泻,心悸失眠,筋骨疼痛。内服
见《广东中草药》。为穿心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疥疮。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即奇命。见该条。
即经络感传现象。见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皂角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