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血证的三大治法。即血虚用补法,血瘀用通法,血热用清法。
病证名。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疳气下注入阴,致使阴囊水肿呈黄亮色者。多由疳疾脾胃虚弱,以致水湿下注所致。临床可伴有局部肿痛,小便不利,或瘙痒等。治宜化气利湿,用五苓散;外用蛇床子煎水淋洗。
即腘中。《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俗名腿凹,经曰腘中。”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又称稳婆。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出《名医别录》。为人中白之别名,详该条。
见《河北药材》。为玉米须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北宋医家。精心研究伤寒学,于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著《伤寒微旨论》二卷,专门辨析《伤寒论》的辨证用药,间附方论,对仲景学说颇有发挥,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
人体骨骼名。指锁骨。古时亦名锁子骨、缺盆骨和巨骨。《医宗金鉴》:“柱骨者,膺上缺盆之外,俗名锁子骨也。内接横骨,外接肩解也。”或指颈椎。《释骨》:“骨三节,植颈项者,通曰柱骨。”
拇指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