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东汉时期医生。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曾作过医工长。
浊病的简称。又名赤白浊、二浊。①指小便浑浊之症。见《丹溪心法》卷三。小便浑浊,色赤或有血者称赤浊,无血而色白者称白浊。《时方妙用》卷四:“浊者,小水不清也。”由湿热下注则为浊病。湿胜于热则白,热胜于湿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即厉痈。见该条。
见伤寒六书条。
见《泉州本草》。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西中药志》。为木贼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懋先。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医出身,明代初年(十四世纪中叶)疾疫流行,他救活多人。著有《伤寒正宗》、《医学慧业》,已佚。
见《四川中药志》。即李核仁,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黄根之别名,详该条。
指气候寒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凉反至……火气遂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