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无音

无音

病证名。即瘖。出《内经》。《灵枢·忧恚无言篇》:“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此为暴瘖。肺肾阴亏,咽喉失养而无音者为久瘖。因妊娠胎阻胞脉而无音者,叫子瘖。《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歧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无治也,当十月复。”此无须治疗,产后即恢复。中风舌不能转运语言而蹇涩者为舌瘖。聋哑人,其不能发音者,多系先天耳聋也。参见瘖及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鬲,通隔。即噎膈。出《素问·大奇论》。详噎膈条。

  • 气虚则寒

    指阳气不足出现阴寒的病机。阳气不足则不能温养脏腑,致使脏腑的活动和代谢功能相应减弱,出现恶寒肢冷、神疲乏力、口淡不渴、面白舌淡、尿清便溏、脉沉迟或细弱等虚寒症状。《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 双眼龙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 张卿子

    【介绍】:见张遂辰条。

  • 八段锦

    ①小儿指纹名称之一。又称八片锦。见《四诊抉微》。指小儿指纹形状及其伸延方向的各种类型的合称。如鱼刺形主惊风痰热;垂针形主伤风、泄泻;水字形主食积;乙字形主肝病惊风;环形主疳积吐逆;珠形主病危。此外还有

  • 唐桐园

    【介绍】:见唐千顷条。

  • 浮碧山人

    【介绍】:见孙光裕条。

  • 大肠手阳明之脉

    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大肠经。详该条。

  • 温病条辨

    书名。6卷。清·吴鞠通撰于1798年。作者仿张仲景《伤寒论》体例,汲取明、清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以简要的文字,分篇分条论析温病三焦辨证及治法,并自加小注。卷首为原病篇,引述《内经》有关温病条文并予以注

  • 提泡

    即发泡。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