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博议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病名。①《素问·腹中论》:“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绝,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②指妇女
【介绍】:元代医家。字子林。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痘疹专科。
【介绍】:见程充条。
古病名,出《诸病源候论·诸注候》。风注、寒注、气注、生注、凉注、酒注、食注、水注、尸注等九种注病的总称。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血满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猪鬃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糯米藤之别名,详该条。
与肺失清肃相同而喘咳气逆的病情较重,是肺失清肃的进一步发展,治疗一般以降气平喘为先。参肺失清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