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杨梅结毒

杨梅结毒

病名。是指梅毒晚期出现的皮肤脏腑病症。见《霉疮秘录》。又名杨梅痈漏,由梅疮毒邪侵入四肢骨骸关窍之中,走窜经络而成。初起筋骨疼痛,随处结肿,皮色如常,溃烂时色呈紫黑,腐臭不堪;甚者可致脑顶塌陷、鼻崩、唇缺、喉穿、手足拘挛等症。治宜清血解毒。内服搜风解毒汤;若遍体溃烂,筋骨疼痛,内服仙遗粮方。外敷解毒紫金膏。相当于晚期梅毒。

猜你喜欢

  • 医效秘传

    书名。3卷。原题清·叶桂述,吴金寿校。本书或有认为是托名的著作。刊于1831年。前2卷辨析伤寒及伤寒诸证为主,兼论多种温病,并补入《温热论》;卷3列述阴阳升降之理,切脉审证之要;书末附方80首。全书论

  • 汪继昌

    【介绍】:明代医家。字伯期。婺源大畈(今属江西)人。世医出身。屡考科举不中,改学医术,在黄山白岳山一带行医。临证精于治痘,认为痘科无死证,治不好,是医生之过。著有《痘科秘诀》,已佚。

  • 子衣

    出《隋书·外国传》。即胞衣。详该条。

  • 榆子

    见《食疗本草》。即榆实,详该条。

  • 针灸易学

    针灸著作。2卷。清·李守先撰于1798年。卷上为针灸源流、手法和认症三部分,介绍了针灸的方法及要穴的应用;卷下记述十四经穴及奇穴。

  • 沈秋湄

    【介绍】:见沈明宗条。

  • 绛雪园古方选注

    医方著作。又名《十三科古方选注》。清·王子接撰于1732年。3卷。书中选录古代医家方剂。分为条目(系将《伤寒论》中主要方剂予以分类)和伤寒科、内科、内科丸方、女科、女科丸方、外科、幼科、痘疹科、眼科、

  • 靠山红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即满山红,详该条。

  • 昆仑黄

    出《本草经集注》。为雌黄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瘥后劳复

    病证名。指小儿大病瘥后因劳倦而复发,见《婴童百问》。如劳复而寒热往来,胸胁满痛,呕吐烦渴者,宜小柴胡汤和解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