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四肢活动受限,不能抬举。多因风袭经络,或脾胃虚衰及积热所致。《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备急千金要方·诸风》:“脾虚寒,厉风所伤,举体消瘦,……四肢不举,身重
经穴名,代号SI14。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另说“大杼旁三寸”(《医学入门》);“平开大椎三寸”(《循经考穴编》广注);“横直陶道四寸七分微高些”(《针
指腧穴。《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见腧穴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朱旦伤寒论》一卷。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一。即临产。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韭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科技》(1):34,1979。为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石见穿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即脑疽之易破者。见脑疽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风邪与痰气相搏所致的哮吼。风邪袭肺,痰阻气道,肺气壅阻而发哮。治宜祛风宣肺,豁痰利气为主,用千缗导痰汤、黄芩利膈丸、定喘汤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