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栀连正气散

猜你喜欢

  • 参伍

    相互参照类比。诊法上要从复杂的症状、体征中,相互比较,分析归纳,才能抓住重点,作出正确的判断。《素问·脉要精微论》:“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 内托复煎散

    《医学入门》卷七方。地骨皮、黄芪、白芍药、黄芩、白术、茯苓、人参、甘草、当归、防己、肉桂各一两,苍术一斤,防风三两。水煎分服,一日内服完。治阴症痈疽,毒蕴于中者。

  • 医方纪原

    方书。3卷。日人甲贺通元撰于1720年。本书选常用方1500余首,分为57类。每方详考方剂原委,间录古今名医有关论述,阐发古人立方本旨,及治证、加减、煎法、汤使妙意,以知变通。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

  • 粘蝇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 谷癥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多由小儿哺食过度,脾气受伤,不能消磨食物,以致停滞不化,而成腹大颈细,全身黄瘦的病候。参见丁奚疳条。

  • 腰柱

    ①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作腰注,即腰俞。见该条。②正骨器械。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杉木四根,制如扁担形,宽一寸,厚五分,长短以患处为度,各以侧面钻孔,穿绳联贯即成。在患处先以醋调

  • 跌蹶

    出《金匮要略浅注》卷八。即趺蹶。详该条。

  • 神效化痈散

    《医方简义》方。当归二钱,炒白芍药、柴胡、鹿角霜各一钱,青皮八分,茯苓、夏枯草各三钱。加青橘叶十片、菊花二钱,水煎服。治妊娠乳痈。

  • 内黄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热毒气在脾胃,与谷气相搏,热蒸在内,不得宣散,先心腹胀满气急,然后身面悉黄,名为内黄。”治宜选用栀子散、茵陈散、三黄散等方。参见黄疸条。

  • 小叶冬青

    见《安徽中草药》。为四季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