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正元丹

正元丹

鸡峰普济方》卷十四:正元丹

药方名称正元丹

处方附子干姜良姜 乌头各120克胡椒荜澄茄人参豆蔻白术桂各30克 (一方有赤石脂诃子、川椒各30克,无桂枝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寒湿久滞,心腹胀满,胁肋牵疼,吞酸气逆,呕吐清涎;症瘕积聚,上下奔冲;腹胀肠鸣,泄泻滑肠,里急后重,手足厥冷,口中气寒;及膈间停水,胁下饮癖,眩晕恶心,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正元丹

药方名称正元丹

处方香附500克(用艾90克,先以醋同浸一宿,然后分开制之,酒、盐、酥、童便各制125克)阿胶(蛤粉炒)60克枳壳120克(半生用,半麸炒)怀生地(酒洗)熟地(酒浸)当归身(酒洗)川芎(炒)各120克白芍药250克(半生、半酒炒)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治月经不调,久不受孕。(不孕)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盐汤吞下50~60丸。

摘录证治准绳·女科》卷四

猜你喜欢

  • 黄凉散

    药方名称黄凉散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栀子仁2两,宣连2两,黄柏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热疾后,眼翳及疼痛。用法用量每日食后用熟水调2钱服之。摘录《医方类聚》卷六十五引《龙树菩萨眼论》

  • 大消风散

    药方名称大消风散处方防风12两,蒺藜12两,荆芥12两,苦参12两,乳香2两,没药2两,麝香5钱,当归8两,黄柏8两,黄芩10两,胡麻10两,大风子肉1斤(煮1昼夜)。制法先以一料去大风子、没、麝、乳

  • 五通丸

    药方名称五通丸处方广木香五灵脂麻黄没药乳香各净末等分制法用饭捣烂,入药末再捣,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大痈发于要紧穴道者。用法用量每次15克,另以川芎、当归、赤药、连翘、甘草等药煎汤送下。摘录《外科全

  • 羚羊角豉汤

    药方名称羚羊角豉汤处方豉1升半,犀角屑1两,羚羊角屑1两,芍药3两,升麻4两,杏仁1两(去皮尖),栀子7枚,甘草(炙)1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喉痛肿结,毒气冲心胸。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1升半,去滓,

  • 消胀万应汤

    药方名称消胀万应汤处方地骷髅9克大腹皮6克 真川朴3克莱菔子6克(春砂仁1.5克拌炒)六神曲4.5克 陈香橼皮2.4克鸡内金2张人中白(煅透)1.5克 灯心5小帚功能主治化积消胀。治气滞湿阻,胸腹胀满

  • 疳湿散

    药方名称疳湿散处方5月5日虾蟆、木香、硫黄、铁精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妇人阴蚀疮。用法用量掺敷患处。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引《得效》

  • 含杏仁丸

    《圣惠》卷三十六:含杏仁丸药方名称含杏仁丸处方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生研),腻粉1分,浮萍草末1分。制法上为细末,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口舌生疮。用法用量每取1丸,绵裹,含咽津。摘录《圣惠》卷三十

  • 缩泉丸

    药方名称缩泉丸处方乌药川椒(去目并合口者,出汗)吴茱萸(九蒸九晒)益智(炒)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临卧盐汤下。摘录《魏氏家藏方》

  • 千里健步散

    药方名称千里健步散处方细辛防风白芷草乌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远行两脚肿痛。用法用量掺在鞋底内,如底干,即以水微湿之,掺药着脚,行走自不吃力,再不作肿。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 姜桂丸

    《洁古家珍》:姜桂丸药方名称姜桂丸处方南星(洗)1两,半夏(洗)1两,官桂1两(去粗皮)。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寒痰咳嗽,脉沉,面黧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用法用量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