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

又称气阴两伤。常见于热性病的过程中,如:①温热病耗津夺液,出现大汗、气促、烦渴、舌嫩红或干绛、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②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出现神疲形怠、少气懒言、口干咽燥、低热或潮热,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舌红苔少、脉虚大或虚数者。③温热病,邪恋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液,出现白,其色枯白不亮者。此外,亦可见于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

猜你喜欢

  • 晞范子

    【介绍】:见李駉条。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骨伤科专著。又名《理伤续断方》、《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1卷。唐蔺道人传。约刊于846年前后。首论整骨手法的14个步骤和方剂,次论伤损的治法及方剂。书中记述了关节脱臼、跌扑损伤、止血以及手术复位、牵

  • 胎养

    见明·万全《婴儿家秘》。即养胎。详该条。

  • 惊悸

    证名。①无故自惊恐惧而悸动不宁,名为惊悸。《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虚劳损伤血脉,致令心气不足,因为邪气所乘,则使惊而悸动不定。”参见心悸、怔忡条。②因惊而悸为惊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惊

  • 苁蓉润肠丸

    《金匮翼》卷八方。肉苁蓉(酒浸)二两,沉香(另研)一两。为末,用麻子仁汁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腹服。治虚性便秘。

  • 柏叶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 肋罅(xià 下)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凡五尸者,……又以细绳量患人两乳头内,即裁断中屈之,又以乳头向外量,使当肋罅于绳头,灸三壮或七壮。”《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肋罅。位于乳头向外旁开4寸,约当第四肋间隙处

  • 神授汤

    《证治准绳·女科》卷三方。橘红、桔梗、紫苏、人参各一钱,炒五味子三分。加生姜,水煎服。治上气喘急,不得卧。

  • 牵拉肘

    病名。即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又名曲骱假性脱骱。因过度牵拉手臂所致。伤肘呈半伸屈位,肘外侧疼痛,前臂呈旋前垂于体侧,活动受限,尤其不能旋后、屈伸及取物活动,桡骨小头处压痛明显。治宜用手翻托法,或牵拉肘复

  • 白竻根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刺三加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