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济世良方补遗

猜你喜欢

  • 苦寒燥湿

    用苦寒药物祛除湿热病邪的方法。临床用于腹痛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等肠胃湿热证候。常用黄连、黄芩、黄柏、枳壳、猪苓等。

  • 目瘾涩

    证名。见《原机启微》。瘾,瘾疹。目瘾涩指目中似有瘾疹颗粒样碜涩不适。即目沙涩。详该条。

  • 蟾酥饼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方。樟脑、朱砂各一钱,蟾酥(酒化)、乳香(去油)、没药(去油)、雄黄、巴豆霜各二钱,轻粉五分,麝香三分(一方去巴豆霜、樟脑,加煅寒水石、枯矾、胆矾各一钱,蜗牛二十一个)。为末,用蟾

  • 达磨·曼仁巴·洛桑曲扎

    【介绍】:清初著名藏医学家。生活于十七世纪。与著名藏医学家德西·桑吉嘉措同时,曾任五世达赖的侍医。奉五世达赖之命,补充了《祖先口述》中的残缺部分。著有《医药训诫》、《金饰格言》、《药物性能独解》等多种

  • 靥(yē 夜)

    面颊上的微窝,俗称酒窝或笑靥。

  • 膈消

    病名。又作鬲消。即上消。《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张志聪注:“鬲消者,鬲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渴也。”详上消条。

  • 牛筋条根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胡椒根之别名,详该条。

  • 阴生于阳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阴以阳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所谓“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王冰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在人体来说,阴所代

  • 骨骶

    ①经穴别名。见《神灸经纶》。即长强,见该条。②指骶骨。《灵枢·癫狂》:“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 胡索花

    见《草药手册》。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