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即玉米须,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芋梗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阵发性连咳不已的咳嗽。《医学真传·咳嗽》:“咳嗽,俗名曰呛,连咳不已,谓之顿呛。顿呛者,一气连呛二三十声,少则十数声,呛则头倾胸曲,甚则手足拘挛,痰从口出,涕泣相随,从膺胸而下应予少腹。大人患
主气之第五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为阳明燥金之气,主秋分后60日又87.5刻。亦即由秋分至小雪,其中包括寒露、霜降、立冬三个节气。参主气条。
①即膀胱。②指曲骨穴。《备急千金要方》:“腹中满小便数数起,灸玉泉(中极)下一寸,名尿胞,一名曲骨端。”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生地黄一斤(打汁,入酒少许),熟附子一两半(去皮脐切片,入生地汁煮成膏,取附片焙干),山药三两(研末)。以膏捣丸,每服三十丸,空腹米饮送下。治阳虚吐血。
见博济方条。
药物剂型之一。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而制成灭菌溶液,装入安瓿,供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用。具有作用迅速,给药方便,药效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能直接进入人体组织等优点。近年各地已将中草药制成多种
【介绍】:见吴昆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下。即三十六丁。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