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邪气脏腑病形篇》:“喉吤者,喉中吤然有声,宗气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心气盛,故喉中有声也。”或由浊痰壅塞肺系,故气促痰鸣喉中作声
骨名。解剖学同名骨。《伤科汇纂》:“两手十指骨,又名竹节骨,共二十八节。”
【介绍】:清代医家。履贯未详。字若瑛。辑有《方便书》10卷,未见流传。
病证名。污血即瘀血。指瘀血凝滞胁下所致的胁痛。《金匮翼》卷六:“污血胁痛者,凡跌扑损伤,污血必归胁下故也。其症昼轻夜重,或午后发热,脉短涩或搏,其人喘逆。”《赤水玄珠》卷五:“跌蹼损伤,瘀血停积胁内,
①与乱相对。引伸为安定、集中、专一。《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②平、正常。《素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③主管、管理、调节。《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素
书名。6卷(即《医宗金鉴》卷50~55)。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介绍诊察儿科病证的要领及小儿初生后各种杂病的证治。论述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并附面部望诊图、虎口三关脉纹图等。
脉学著作。简称《脉诀汇编》。2卷。明·翟良纂,清·林起龙鉴定。刊于1667年。本书论述简要,浅显易明。翟氏论脉颇能融会古说,强调使读者“明于书”、“明于心”,以此领会脉之真传。书中分述诊脉指法,各脉形
出《岣嵝神书》。为柳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即脱囊。见该条。
病名。石疽的一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由肝经郁结、气血凝滞经络所致。生于颈项两侧,或左或右,小如豆粟,大如桃李,坚硬疼痛。初起体实者,宜服舒肝溃坚汤;气虚者,服香贝养荣汤。外用葱白、蜂蜜捣敷。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