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痢疾因于寒客肠胃者。《时病论》卷三:“寒痢之证,实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冷则凝滞,中州之阳,不能运化,清气不升,脾气下陷,以致腹痛后重,痢下白色,稀而清腥,脉迟苔白者,当去其寒,兼扶脾土。……
房室劳伤、感染及孕育过频,伤及冲任二脉所引起的病证。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与肝、肾、气、血关系密切,二脉损伤则见月经不调、小腹疼痛、腰痠、崩漏、习惯性流产或不孕等。
【介绍】:见龚居中条。
病证名。出《医学纲目》。指惊风而挟有痰者,临床特征为在惊厥发作的同时,眼黑而气短促。多因肺为火热所锢,痰气郁结,风木鸱张,所谓“金囚木旺”所致。宜以熄风豁痰为治。如羚角钩藤汤加减。
①见《江苏药材志》。为罗勒之别名。②出《唐瑶经验方》。为佩兰之别名。各详该条。③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辟汗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沉寒痼冷。见痼冷条。
综合性医书。10卷,清·汪绂辑于1758年。作者集诸家医书分类编辑而成。卷1医源,共47条,阐述阴阳五行,脏腑部位功能,脉象;卷2~3分析药性680余味;卷4~10选辑方剂630余首,以张仲景、李东垣
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其循行方向均由手部经上肢伸侧走向头部。《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指气分的热邪炽盛。症见壮热不恶寒、面赤、心烦、大汗、大渴、舌苔黄干,脉洪大。
出《本草图经》。又名地冻风。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辛、涩,温。①治赤白痢疾,偏头痛,经闭,产后感冒、寒热头痛、腰腹痛,疖肿。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