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牙漏

牙漏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又名齿漏。多由火郁水亏,阳明气血阻滞所致,或继其它齿牙疾患久不愈而成。症见齿缝出脓血,经久不愈,甚则齿落。《咽喉经验秘传》:“牙漏即牙槽久不愈,缝中出白脓,极难调治,甚则牙落。”治法:初宜解郁清火。初起可选用升阳散火汤加减,久不愈者可予六味地黄汤加减。或以食盐装于新鲜竹管内,于炭火上烧红,取出待冷,去竹将盐研细,每日擦漏牙上,缓缓取效。宜保持口腔清洁。本病即今之根尖瘘管。

猜你喜欢

  • 金匮钩元

    见金匮钩玄条。

  • 井珠丸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碧天丸,见该条。

  • 刘河间

    【介绍】:见刘完素条。

  • 薛新甫

    【介绍】:见薛己条。

  • 肝虫病

    病名。肝虫指肉虫。《普济本事方》卷七:“肝虫如烂杏。”即肉虫病。详该条。

  • 志意

    精神意识活动中有关控制和适应的能力。《灵枢·本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 针灸甲乙经

    针灸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10卷,后改编为12卷,128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主

  • 幼科心法要诀

    书名。6卷(即《医宗金鉴》卷50~55)。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介绍诊察儿科病证的要领及小儿初生后各种杂病的证治。论述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并附面部望诊图、虎口三关脉纹图等。

  • 方士弱

    【介绍】:见方如川条。

  • 大便

    ①从肛门排出的饮食糟粕。又称大溲、屎。了解大便性状及排便情况是问诊内容之一。②排大便。《灵枢·杂病》:“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太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