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牛奶子

牛奶子

《中药大辞典》:牛奶子

药材名称牛奶子

拼音Niú Nǎi Zǐ

别名阳春子(《植物名实图考》),甜枣、麦粒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半春子、岩麻子、密毛子、羊奶子、芒珠子、禾了子(《湖南药物志》)。

出处《江苏药材志》

来源胡颓子科植物牛奶子根、叶、果实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4米。枝具针刺,小枝带黄褐色,或一部分密被银白色鳞片。叶互生,纸质,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5厘米,先端钝至短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通常卷缩,上面幼时有银白色鳞片或星状毛,老时或脱落,下面有银白色或杂有褐色鳞片;叶柄长5~7毫米.花腋生,黄白色,芳香,外面有鳞片,长约1.2厘米;花被筒漏斗形,上部4裂,筒部较裂片为长;雄蕊4;花柱疏生白色星状柔毛,果实近球形至卵圆形,长6~8毫米,初有银白色或杂有褐色的鳞片,成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干燥地或河边砂地、灌丛内。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

性味酸苦,凉。

《湖南药物志》:"酸苦涩"。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治咳嗽,泄泻,痢疾,淋病,崩带。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喉热。"

②《江苏药材志》:"收敛,止血,止泻。"

③《湖南药物志》:"补脾,散寒解表,消风祛湿,行血活血,利尿。"

④《贵州药植目录》:"根:治麻疹。叶:治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①治水泻:㈠牛奶子根五钱。水煎服。㈡牛奶子果一钱。捣烂,对红糖开水冲服。

②治痢疾:㈠牛奶子根一钱,马齿苋一钱。水煎服。㈡牛奶子叶一钱,大蒜头一小个。水煎服。

③治干咳:牛奶子一两,半夏一钱,沙参五钱。水煎对蜂蜜服。

④治淋症:牛奶子根三至五钱。水煎服。

⑤治崩带:牛奶子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煮鸡蛋食。

⑥治乳痈:牛奶子根二两,银花五钱,蒲公英一两。水煎服。(选方出《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奶子

药材名称牛奶子

拼音Niú Nǎi Zǐ

英文名Fruit of Autumn Elaeanugs

别名甜枣、麦粒子、夏至蔸、半春子、阳春子、芒珠子、禾了子、铃春子、清明子、春花胡颓子羊奶子、岩麻子、豆子树、天青下白、红米饭、海梅树、牛奶奶、秋胡颓子、剪子果。

出处出自《江苏药材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牛奶子的根、叶和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umbellat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果实,晒干。

原形态牛奶子 落叶灌木,高1-4m。常具刺,刺长1-4cm,幼技密被银白色和少数黄褐色鳞片,有时全被深褐色或锈色鳞片,单叶互生;叶柄长5-7mm;叶纸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8cm,宽1-4cm,先端钝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边缘常皱卷至波状,上面幼时具银白色鳞片或星状毛,成熟后脱落,下面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花较叶先开放,黄白色,芳香,外被银白色盾形鳞片,常1-7朵簇生于新枝基部;花便白色,长3-6mm,花被筒圆筒状漏斗形,上部4裂,筒部较裂片为长;雄蕊4,花丝极短,长约为花丝的一半;花柱直立,疏生白色星状柔毛。果实近球形至卵圆形,长5-7mm,幼时绿色,被银白色或有时全被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300m的向阳的林缘、灌丛中、荒坡上和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南及辽宁、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湖北、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果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去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以及多酚类(polyphenols),有机酸(organic acids),缔合鞣质(associated tannins)。叶、茎皮含5-羟色胺(serotonin)。种子油中含脂肪酸和甾醇化合物。

性味味苦;酸;性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利湿解毒。主肺热咳嗽;泄泻;痢疾;淋证;带下;崩漏;乳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或叶15-30g,果实3-9g。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治喉热。

2.《江苏药材志》:收敛,止血,止泻。

3.《湖南药物志》:补脾,散寒解表,消风祛湿,行血活血,利尿。

4.《贵州药植目录》:根:治麻疹。叶:治疔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泡通叶

    《中药大辞典》:大泡通叶药材名称大泡通叶拼音Dà Pào Tōnɡ Yè出处《贵州民间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叶。功能主治《贵州民间药物》:"治皮肤裂开

  • 腺花香茶菜

    药材名称腺花香茶菜拼音Xiàn Huā Xiānɡ Chá Cài别名食疙瘩、铁石元、路边金、水龙胆草、大钮子七[云南丽江]来源唇形科腺花香茶菜Rabdosia aden

  • 牛筋果

    药材名称牛筋果拼音Niú Jīn Guǒ英文名perforatus Palius别名牛筋果、弓刺、连江簕。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牛筋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rr

  • 刺藦苓草

    药材名称刺藦苓草拼音Cì Mò Línɡ Cǎo别名刺参(《西藏常用中草药》),降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新医学杂志》9:31,1973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刺藦

  • 山蒜

    药材名称山蒜拼音Shān Suàn别名泽蒜(《本草拾遗》),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葱果(《贵州民间方药集》),野葱(《上海植物名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蒜的鳞茎。

  • 水蓑衣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蓑衣药材名称水蓑衣拼音Shuǐ Suō Yī别名穿心蛇、鱼骨草、九节花、墨菜来源爵床科水蓑衣属植物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 (Vahl) Nees,以全

  • 小鱼眼草

    药材名称小鱼眼草拼音Xiǎo Yú Yǎn Cǎo别名小鱼眼草、菊叶鱼眼草来源菊科鱼眼草属植物小鱼眼草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 B. Clarke及菊叶鱼眼草D.

  • 紫葳茎叶

    《中药大辞典》:紫葳茎叶药材名称紫葳茎叶拼音Zǐ Wēi Jīnɡ Yè别名凌霄藤、争墙风(《常用中草药配方》),白狗肠(《广西中草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紫葳种植物紫葳的茎叶。原形态植物

  • 羊山刺

    《中药大辞典》:羊山刺药材名称羊山刺拼音Yánɡ Shān Cì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异叶花椒的枝叶或种子。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灌木。小枝粗糙,红褐色,刺极少。单叶互生;

  • 青通草

    药材名称青通草拼音Qīnɡ Tōnɡ Cǎo别名小通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白粉青荚叶的萌发枝条的茎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