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猫毛草

猫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毛草

药材名称猫毛草

别名臭草金丝草

来源禾本科猫毛草Melica scabrosa Tri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华北、西北、江苏、山东、四川。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热。主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猫毛草

药材名称猫毛草

拼音Māo Máo Cǎo

别名金丝草、肥马草、枪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臭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ica scabrosa Tri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臭草多年生草本。须根细弱,较稠密。秆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30-70cm,基部常密生分糵。叶鞘光滑或微粗糙,上部者短于节间,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透明膜质,长1-3mm,顶端撕裂而两侧下延;叶片质较薄,长6-15cm,宽2-7mm,干时常卷折,无毛或上面疏具柔毛。圆锥花序窄狭,长8-15cm,宽1-2cm,分枝直立或斜向上升,主枝长达5cm,小穗柄短,线形弯曲,上部被微毛;小穗长5-7mm,含2-4孕性小花,淡绿或乳脂色,顶部由数个不育外稃集成小球形;颖花等长,膜质,具3-5脉,背部中脉常具微小纤毛,长4-7mm;外稃先端尖或钝,为膜质,具7条隆起主脉,背部颗粒状粗糙,第1外稃长5-6mm,内稃短于或在上部花中者等于外稃,先端钝,脊具微小纤毛;花药长约1.3mm。颖果褐色,光秃,纺锤形,长约1.5mm。花、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或荒芜的田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各地。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洒清水,稍润。切中段,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为根、茎、叶、果混合的段状。根细,茎纤细,浅黄棕色。叶薄光滑或微粗糙。果光亮褐色,纺锤形。气微,味淡。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热退黄。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鮸鱼

    药材名称鮸鱼拼音Miǎn Yú别名敏鱼、鳘来源鲈形目石首鱼科鮸鱼Miichthys mi-iuy (Basil.),以鱼鳔入药。生境分部山东。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养血止血,补肾固精。用法

  • 朱砂草

    《中药大辞典》:朱砂草药材名称朱砂草拼音Zhū Shā Cǎo别名反背红(《贵阳民间药草》),叶下红、红青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血盆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

  • 半枫荷

    药材名称半枫荷拼音Bàn Fēnɡ Hé别名翻白叶树、红半枫荷、大叶半枫荷、白背枫、阴阳叶、铁巴掌、半梧桐、番张麻、米纸来源为梧桐科翅子树属植物异叶翅子木Pterospermum

  • 菊花黄连

    药材名称菊花黄连拼音Jú Huā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鸡爪连(《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罂粟科植物深山黄堇的根。春季采挖,切除地上部分,洗净

  • 董棕粉

    药材名称董棕粉拼音Dǒnɡ Zōnɡ Fě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短穗鱼尾葵的髓部加工后的淀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ta mitts Lou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砍下树干,取出髓

  • 土红苓

    药材名称土红苓拼音Tǔ Hónɡ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台湾秋海棠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taiwaniana Hayata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茎,除去茎叶

  • 午时茶

    药材名称午时茶拼音Wǔ Shí Chá来源加工品。原料:苍术、柴胡、防风、枳实、前胡、山楂、川芎、羌活、陈皮、藿香、六神曲、连翘、甘草、白芷各1两,桔梗、苏叶、厚朴、麦芽各1.5两

  • 小花鸢尾根

    药材名称小花鸢尾根拼音Xiǎo Huā Yuān Wěi Gēn别名六棱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小花鸢尾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peculatrix Hance采收和储藏:秋

  • 海柏

    药材名称海柏拼音Hǎi 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海柏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opes polyideoides Oka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藻体暗红紫色

  • 云南铁扁担

    《全国中草药汇编》:云南铁扁担药材名称云南铁扁担别名竹根七、万年青、心不甘、须瓣开口箭来源百合科云南铁扁担Tupistra fimbriata Hand.-Mazz.,以根状茎、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