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瀹外治方要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
证名。见《素问·热论》。指心烦而胸中闷满。多由邪热内盛,或痰瘀阻滞,或留饮、瘀血内停所致。可见于多种病证,如伤寒、肺痹、癫狂。
医书。名9卷。清·张志聪集注。参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条。
古病名。指气血虚而风邪入中,表现为四肢缓弱,腹里拘急的一种疾患。《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血气俱虚,风邪并入,在于阳则皮肤缓,在于阴则腹里急。柔风之状,四肢不能收,里急不能仰。”治宜独活葛根汤等方。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西藏吉雪人。著有《医学源流》。
①指每一季节的主要气候。②古时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医事等的政令。
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医方》。即手心毒。见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蒲葵之别名,详该条。
淫,过乱之意。气淫,指时令未到而气先至,属太过之气而造成气候紊乱失常。《素问·六节脏象论》:“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
《医学入门》卷七方。淡豆豉适量。为末,用唾液和作饼,如钱大半分厚,置患处,以艾炷在饼上炙,饼干换药。治痈疽肿硬不溃,溃而不敛,及顽疮、恶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