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广西中草药》。为火秧竻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红毛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红花,详该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即烧伤。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指六岁以下的小儿。
综合性医书。36卷。清·孙德润辑撰。刊于1826年。全书以多科疾病诊治为主要内容,摘录历代医书,分门别类整理而成。卷1~2医学总论,辨治大法及药味繁简等。卷3~35列述伤寒、内科杂病、五官科、妇科、儿
亦名胞浆、胎浆。《脉经》:“妇人怀躯六、七月暴下余水,其胎必依而堕。此非时,孤浆预下,气血皆虚故也。”即羊水。
参见皮毛条。
病证名。①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小儿在母胎时感热所致的症候。前人认为多由孕母恣食辛热炙煿之物,或患热病失于清解,使儿受之,生后目闭面赤,眼胞浮肿,烦啼不已,溺赤粪稠。治宜清热解毒。用大连翘饮或清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