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牙痈。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新蒙花之别名,详该条。
腹部的俗称。《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此人肚中寒。”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白头翁之别名,详该条。
面骨之一。即鼻软骨。此骨系附鼻孔外壁,居鼻骨之下,计一对,因其形如介壳,故名。
下厥,这里专指相对于上部头面的中焦脾土阳气不足,气机逆乱。因脾胃升降失调,胃气逆上冒于头部,导致头目昏花、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机。《素问·五脏生成篇》:“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病名。见《徐氏医书六种》卷七。即耳衄,详该条。
拔罐术语。指拔罐后将火罐除去之意。起罐时常先用手指按压罐口边的皮肤,另以一手将罐体略向对侧扳动,使罐口与皮肤间形成一个孔隙,让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就可松脱。惟起罐时,用力宜轻缓,以免损伤皮肤。
【介绍】:见谢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