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盐麸叶

盐麸叶

《中药大辞典》:盐麸叶

药材名称盐麸叶

拼音Yán Fū Yè

出处《开宝本草》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

化学成分槲皮甙、没食子酸甲酯、并没食子酸。

性味①《本草求原》:"酸咸,寒。"

②《陆川本草》:"性凉,味酸。"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收敛,解毒。治痰嗽,便血,血痢,盗汗,疮疡。

①《本草求原》:"除痰饮咳嗽,生津止渴,解热毒、酒毒,喉痹,下血,血痢,功同五倍。"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强心壮脑。"

③《陆川本草》:"收敛,解毒。治盗汗,蛇咬或蜈蚣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复方①治蛀节疽、五掌疽、对口疮:盐肤本鲜叶或树枝的二重皮适量,糯米饭少许,杵烂涂患处。(《闽东本草》)

②治蜂螫伤:盐肤叶捣烂,绞汁擦伤处。(《湖南药物志》)

③治痛风:盐肤叶捣烂,桐油炒热,布包揉痛处。(《湖南药物志》)

④治目中星翳:新鲜盐肤木叶,折断,有乳浆样白汁流出,盛于小磁杯内,用灯芯蘸药汁点患处(一天点二次)。点后闭目十分钟,稍有刺痛感。(《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⑤治骨折,毒蛇咬伤:盐酸树鲜叶捣烂敷患部。(《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盐麸叶

药材名称盐麸叶

拼音Yán Fū Yè

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Sumac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s chinensis Mi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随采随用。

原形态盐肤木,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m。小枝棕褐色,被锈色柔毛,具圆形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及柄常有翅;小叶5-13,小叶无柄;小叶纸质,多形,常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2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粗锯齿或近无毛,叶背被锈色柔毛。圆锥花序宽大,顶生,多分枝,雄花序长30-40cm,雌花序较短,密被锈色柔毛;花小,杂性,黄白色;雄花花萼裂片卵形,长约1mm,花瓣倒卵形状长圆形,长约2mm,开花时外卷,雄蕊伸出,花丝线形,花药卵形;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花盘无毛;子房卵形,长约1mm,密被白色微柔毛;花柱3,柱头头状。核果球形,略压扁,径约4-5mm,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果核径3-4mm。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丛、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化学成分槲皮甙(Quercitrin)、没食子酸甲酯(Methlgallate)、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3,25-环氧模绕醇酸(semimoronic acid),盐肤木酸(semialatic acid0。

性味味酸、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止咳;止血;收敛;解毒。主痰嗽;便血;血痢,盗汗;痈疽;疮疡;湿疹;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或捣汁涂。

复方①治蛀节疽、五掌疽、对口疮:盐肤木鲜叶或树枝的二重皮适量,糯米饭少许,杵烂涂患处。(《闽东本草》)②治蜂螫伤:盐肤叶捣烂,绞汁搽伤处。(《湖南药物志》)③治痛风:盐肤叶捣烂,桐油炒热,布包揉痛处。(《湖南药物志》)④治目中星翳:新鲜盐肤木叶,折断,有乳浆样白汁流出,盛于小磁杯内,用灯芯蘸药汁点患处(一天点二次)。点后闭目十分钟,稍有刺痛感。(《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⑤治骨折,毒蛇咬伤:盐酸树鲜叶捣烂敷患部。(《云南中草药选》)

各家论述1.《本草求原》:除痰饮咳嗽,生津止渴,解热毒、酒毒,喉痹,下血,血痢,功同五倍。

2.《贵州民间方药集》:强心壮脑。

3.《陆川本草》: 收敛,解毒。治盗汗,蛇咬或蜈蚣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草根

    药材名称白草根别名倒生草来源禾本科白草根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主治急性肾炎尿血,鼻

  • 花叶假杜鹃

    药材名称花叶假杜鹃拼音Huā Yè Jiǎ Dù Juān别名刺血红、七星剑、血路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花叶假杜鹃的全株。

  • 木荷

    《中药大辞典》:木荷药材名称木荷拼音Mù Hé别名木艾树(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何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木荷的根

  • 鳆鱼

    《中药大辞典》:鳆鱼药材名称鳆鱼拼音Fù Yú别名鲍鱼(《素问》),石决明肉(《本草衍义》),镜面鱼、明目鱼(《医林纂要》)。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鲍科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的肉。春

  • 白鲜皮

    《中国药典》:白鲜皮药材名称白鲜皮拼音Bái Xiān Pí英文名CORTEX DICTAMNI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

  • 西藏角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角蒿药材名称西藏角蒿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西藏角蒿Incarvillea younghustandii Sprague,以根及种子入药。7~9月挖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8~9月

  • 古钮菜

    《中药大辞典》:古钮菜药材名称古钮菜拼音Gǔ Niǔ Cài别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

  • 苍山橐吾

    药材名称苍山橐吾别名尖叶橐吾来源菊科苍山橐吾Ligularia tsangchanensis (Franch.)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散寒,润肺降

  • 樟木

    《中药大辞典》:樟木药材名称樟木拼音Zhānɡ Mù别名樟材(《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

  • 天罗水

    药材名称天罗水拼音Tiān Luó Shuǐ英文名juice of Towel Gourd别名丝瓜水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芭中的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