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福寿草

福寿草

药材名称福寿草

拼音Fú Shòu Cǎo

别名献岁菊(《台湾府志》),雪莲(《西域见闻录》),长春菊(《事物绀珠》),岁菊(《漳州府志》),冰里花、顶冰花(《东北植物药图志》),冰凉花、雪莲花(《药材学》),冰郎花(《吉林中草药》)。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毛茛科植物侧金盏花带根全草。4月间挖取带根全草,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粗,簇生黑褐色须根。茎绿色或带紫堇色,在开花时高5~15厘米,其后高达30~40厘米,有时下部分枝,近基部具数个淡褐色或白色的膜质鞘。叶在花后长大,下部叶具长柄,无毛;叶片三角形,3回羽状全裂,1回裂片2~3对,末回裂片狭卵形至披针形,具短尖。花单个顶生,径约3厘米;萼片约9,白色或淡紫色,狭倒卵形,与花瓣近等长;花瓣约10,黄色,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2~2.2厘米,宽3~8毫米;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子房被微柔毛。瘦果倒卵形,宿存花柱弯曲。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于疏林下或阴湿山坡的灌木丛中。分布东北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茎叶多皱缩,茎圆柱形,上部稍扁,具纵线纹,茎顶着生1黄色花朵。根茎短,肉质,表面褐色,径约0.4~0.8厘米,断面黄白色。根细长圆柱形,表面棕色,径约1毫米,有微细纵槽纹,质脆易断,断面平坦,白色,木质部的导管呈淡棕色的小点;气微,根极苦,微辛。

化学成分根含强心甙、非强心甙和香豆精类物质。强心甙有:加拿大麻甙、加拿大麻醇甙、黄麻属甙A、铃兰毒甙、K-毒毛旋花子次甙-β、索马林等。非强心甙中已分离出的甙元有:厚果酮、异厚果酮、侧金盏花内酯、福寿草酮、降福寿草二酮、12-ο-烟酰异厚果酮、12-ο-苯甲酰异厚果酮等。香豆精类物质有: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

地上部分含有强心甙和非强心甙,已分离出的甙元有:异热马酮、烟酰异热马酮、洋地黄毒甙元、厚果酮、夜来香素和毒毛旋花子甙元。糖的部分有:D-加拿大麻糖、D-沙门糖和L-夹竹桃糖。也含有伞形花内酯和东莨菪素。

药理作用①强心作用

侧金盏花全草之浸剂及云南产短柱侧金盏花全草提出之粗甙,可使冷血动物心脏停止于收缩期,用温血动物之离体心脏、在位心脏、衰竭之心肺制备以及心电图研究,均证明了具有强心甙的作用特点。春侧金盏花中含有加拿大麻甙及侧金盏花毒甙,前者作用速度与毒毛旋花予甙相似,所不同者毒性较低、蓄积较弱,并表现利尿作用。苏联所用春福寿草制剂的特点为作用快,在温血动物效力较毒毛旋花子甙及加拿大麻甙弱,由于其吸收不规则,治疗效果也差,临床上有用以代替西地兰。侧金盏花总甙注射液经猫心电图实验观察测得其平均最大耐受量为0.41毫克/公斤,平均心率不齐量(或中毒量)为0.46毫克/公斤,平均最小致死量为0.75±O.025毫克/公斤,治疗宽度和治疗指数与西地兰相近,大于毒毛-K。用鸽法测得总甙的最小致死量为0.77±0.016毫克/公斤。云南产福寿草粗甙对鸽的平均致死量为7.08±0.15毫克/公斤,比纯甙(猫的平均致死量为0.191毫克/公斤)效力低得多。

②吸收、蓄积

侧金盏花浸剂有蓄积作用,但很小。总甙有轻度蓄积性,24小时蓄积率为74.2%,48小时为23.9%。侧金盏花毒甙内服较静脉注射效力低4倍,蓄积性比较低。

③对中枢的作用

侧金盏花总甙,能抑制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增加剂量可出现催眠,大剂量对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其浸剂亦表现,镇静,侧金盏花属植物的制剂与溴剂合用,可用以治疗过度兴奋、失眠、癫痫;并可拮抗可卡因、印防己毒素引起的惊厥,日本产同属植物A.davurica不仅作为强心剂,而且具有镇痛作用,用于神经痛。

④其他作用

侧金盏花属植物制剂有利尿作用,对实验性动脉炎亦有疗效。Adonisidum对小白鼠实验性心肌营养不良,可使心、肝碳水化物代谢恢复正常。侧金盏花浸剂静脉注射引起猫呕吐的量为猫最小致死量的52.2%,故其治疗量远在引起呕吐剂量之下,对粘膜无刺激,侧金盏花毒甙治疗量不影响血压,中毒量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毒性春侧金盏花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嗜睡以及室性异位搏动二联律。

性味《现代实用中药》:"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治心悸,水肿,癫痫。

①《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心利尿剂。"

②《黑龙江中药》:"治癫痫。"

③《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悸。"

④《吉林中草药》:"治心力衰竭。"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严重心悸症,充血性心脏代偿机能不全,心房纤维颤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机能不全引起的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酒浸或水浸汁,1~2分。

临床应用①用于降低心率

以侧金盏花总甙注射液(每2毫升含总甙O.5毫克)静脉注射,对2周以内未用过强心甙类药物,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上的快速心房纤颤以及窦性及室上性心动过违患者1次给予0.5~1毫克;对于近2周内用过少量强心剂及有合并症者,均适当减量,1次给0.25~0.5毫克。以50%葡萄糖40毫升稀释后缓慢注入。观察56例,1次注射后15分钟以内心率下降30次以上、达到每分钟100次以下,症状和部分体征均有显着改善者22例;心率下降30次以下、10次以上,症状或部分体征有所缓解者29例;无效5例。实践证明,本品降低心率作用迅速而显著,维持时间可达1~3天;心电图显示其作用较温和也较恒定,副作用较少。通常1次注射即能基本控制过快心率,以后口服维持,甚少需要多次注射。

②治疗慢型克山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侧金盏花全草提制的侧金盏花甙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0.1毫克),行静脉注射,观察14例,其中成人3例,1例首次用0.8毫克(立即发生中毒反应),2例首次为0.4毫克,均为1次静注,后每日1次平均0.2~0.3毫克,最多0.4毫克;儿童用量第1天平均为0.2~O.4毫克,后每日平均0.2毫克。用时均加入25%葡萄糖20~40毫升缓慢静脉注入,时间2~11分钟,平均5分钟左右。用药天数最多25天,最少7无平均12天。治疗结果:治愈2例,心衰症状及体征均消失,X线证实扩大的心脏已复常,活动时心率亦在正常范围;显效7例,症状及大部分体征消失,肝脏回缩明显,X线证实扩大的心脏有缩小,但活动后心率增加;有效4例,稍活动即出现心慌、气短,但水肿明显减轻,肝有回缩,心率略高于正常,循环时间及静脉压略高,肺罗音消失;无效1例。初步观察,本品强心作用迅速,属于一种快速强心甙药物。用药2~6天,即见咳嗽、咳痰(血)、呼吸困难、发绀及肺部罗音消失,静脉压、静脉充盈及循环时间复常,水肿及胸、腹水消退,肝脏回缩,心率减慢。利尿作用出现早,用药后2天尿量即开始增加,持续时间较长。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尚具有镇静作用,表现为用药后病人睡眠时间延长及深度增加。心电图观察表明,本药有使舒张期延长的作用,但不及洋地黄显著;用药5分钟开始心率减慢5~29次,经用药1周心率减慢更为显著。经验认为,应用本品,剂量必须因人因病而异,掌握适当,过低则影响疗效,过大又会造成中毒。一般可参考下列剂量:成人第1天0.3~0.5毫克/次,必要时6~8小时1次,后每日1次为0.2~0.3毫克。儿童酌减。实践中发现.每日用药2次(间隔时间8~10小时),每次量略高于每日总量的一半,则疗效显著,且较巩固,不良反应少。药物反应:副作用不明显,仅2例于用药后第3天出现轻微的多汗、肠鸣及腹痛,未经停药自行消失。但用量过大或注射速度过快可以造成中毒,其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等改变,与各类洋地黄制剂中毒完全一致。1例成人首次用药0.8毫克,10分钟注完,经11分钟出现头昏、恶心、眼睛发花、视物不清、心慌等,持续30分钟左右消失,再经8小时又出现剧烈面神经痛、偏头痛,经2天消失,但心电图未显示中毒反应。对中毒病例停药1天后减量用药未显不良反应,说明此药在体内排泄较快,作用消失也快。

另报道,用福寿草静脉注射液治疗慢型克山病心力衰竭32例,结果有30仍获得不同程度效果,同时对6例风湿性和1例肺源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了观察,亦取得明显疗效。

备注此外,新疆地区尚有同属植物福寿草亦同等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红橡木子

    药材名称红橡木子拼音Hónɡ Xiànɡ Mù Zǐ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红锥的种仁。冬季采收。原形态红锥,又名:赤黎、红黎、红椽栲。常绿乔木,高可达25米。树

  • 薜荔果

    药材名称薜荔果拼音Bì Lì Guǒ别名王不留行[广西、广东]、凉粉果、爬墙虎、木馒头、木莲、络石藤、风不动来源桑科榕属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以花序托(俗称果实)

  • 花鱼

    《中药大辞典》:花鱼药材名称花鱼拼音Huā Yú别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的肉。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长约20余厘米。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

  • 琉璃枝

    药材名称琉璃枝拼音Liú Lí Zhī别名挠胡子、鼠李子、黑格令、臭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小叶鼠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parvifolia Bunge[R.polym

  • 白尼参

    药材名称白尼参拼音Bái Ní Sh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蛇目白尼参及图纹白尼参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hadschia argus Jaeger2.Bohadschia marm

  • 卷边桩菇

    药材名称卷边桩菇拼音Juǎn Biān Zhuānɡ Gū别名卷伞菌、卷缘网褶菌、落褶菌、卷边网褶菌、桩菇来源药材基源:为桩菇科真菌卷边桩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去掉

  • 土丁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丁桂药材名称土丁桂拼音Tǔ Dīnɡ Guì别名白毛将、银丝草、毛棘草来源旋花科土丁桂属植物土丁桂Evolvnlus alsinoides 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

  • 苏头

    《中药大辞典》:苏头药材名称苏头拼音Sū Tóu别名紫苏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或白苏的根及近根的老茎。秋季采收,将紫苏或白苏全株拔起,切取根头

  • 鹅内金

    《中药大辞典》:鹅内金药材名称鹅内金拼音é Nèi Jī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砂囊内壁。全年均可采收。将鹅杀死后,取出肫,剖开,剥取内衣,洗净,晒干。性状干燥的鹅内

  • 蘘荷子

    《中药大辞典》:蘘荷子药材名称蘘荷子拼音Xiānɡ Hé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姜科植物蘘荷的果实。功能主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