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饮食厚味,恼怒忧思,酿热化火所致的呕吐。《症因脉治·呕吐论》:“胃火呕吐之症,食入即吐,其味或酸或苦,五心烦热,夜卧不宁,口中干渴,二便阻涩。……胃火呕吐之治,胃火旺,家秘清胃汤合栀连平胃散、
出《海上集验方》。为覆盆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姚澜条。
【介绍】:参见盛寅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黄皮果核之简称,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即疏肝。详该条。
指阴寒偏盛。阴盛则阳衰,往往出现厥逆、痰饮、水气等内寒证。《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
病名。出《喉科杓指》卷三。又名攒齿疳,即钻牙疳。详该条。
心包络的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