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筋束

猜你喜欢

  • 重楼玉钥续编

    见重楼玉钥条。

  • 三焦辨证

    温病辨证方法之一。是清·吴鞠通根据前人经验,按温热病传变情况,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自上而下的三个阶段,并作为辨证施治的提纲。初期属上焦肺、心包病变。手太阴肺病有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而咳等。手厥阴心包

  • 知柏八味丸

    即滋阴八味丸,见该条。

  • 脑杓

    又名脑后骨。枕骨的枕鳞部分,以其形如杓,故名。《伤科汇纂》:“脑后骨者,俗呼脑杓。”

  • 瓢儿果

    见《四川中药志》。为梧桐子之别名,详该条。

  • 嗌干

    即咽干。《素问·热论》:“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属于虚者,少阴液亏,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虚则嗌干,治宜补肾养阴。属于实者,多系肺胃火炽,灼伤津液,咽嗌失于濡养所致,治宜清火、养阴、利

  • 宗筋纵

    出《素问·痿论》。详宗筋弛纵条。

  • 太医院经历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官阶从七品。

  • 五主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即五脏所主。详该条。

  • 手掌。《素问·五脏生成篇》:“掌受血而能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