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羖羊角

羖羊角

《中药大辞典》:羖羊角

药材名称羖羊角

拼音Gǔ Yánɡ Jiǎo

出处《本经》

来源为牛科动物雄性山羊雄性绵羊

药理作用抗肿瘤作用。小白鼠接种艾氏腹水癌后9天,灌胃给予绵羊角100%煎剂,0.1毫升/10克/日或按5%的浓度混于饲料中,给药后第四周,前者按瘤体积计算,其抑制串为79.69%,按瘤重计算,其抑制率为75.43%,绵羊角混于饲料者,按瘤体积计算,其抑制率为46.24%,按瘤重计算,其抑制率为31.65%,灌胃法较混入饲料者抑瘤效果好。

性味咸,凉。

①《本经》:"味咸,温。"

②《别录》:"苦,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大寒。"

归经入肝、心经。

①《本草经疏》:"肺、心、肝三经。"

②《要药分剂》:"入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镇惊,明目,解毒。治小儿惊痫,风热头痛,烦闷,吐血,青盲,肿毒。

①《本经》:"主青盲,明目,杀疥虫,止寒泄,止惊悸。"

②《别录》:"疗百节中结气,风头痛,及吐血,妇人产后余痛。"

③《药性论》:"治产后恶血,烦闷,烧灰,酒服之。又治小儿惊痫。"

④《食疗本草》:"烧角作灰,治漏下恶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烧存性入散剂。外用:烧研调敷。

注意本草经集注》:"菟丝子为使。"

复方①治小儿痫疾:羖羊角,烧存性,以酒服少许。(《普济方》)

②治风,心烦恍惚,腹中痛,或时闷绝而后苏:羖羊角屑,微炒,捣细罗为散。不计时侯,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③治卒吐血不止:桂心一两,羊角二枚(炙令焦黄)。上药,捣罗为末。不计时候,以糯米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④治打扑伤痛:羊角屑,以沙糖水拌,瓦焙焦,为末。每热酒下二钱,仍揉痛处。(《简便单方》)

⑤治身面卒得赤癍,或瘰子肿起:羖羊角,烧灰,鸡子清和涂。(《肘后方》)

⑥治水泻多时不瘥:羖羊角一枚。用白矾填满,烧为灰,研细为散。每于食前,以新汲水调下二钱。(《圣惠方》)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羊角,乃肺、肝、心三经药也,而入肝为正。《本经》咸温,《别录》苦微寒,甄权大寒,察其功用、应是苦寒居多,非苦寒则不能主青盲、惊悸、杀疥虫及风头痛、吐血也。盖青盲,肝热也;惊悸,心热也;疥虫,湿热也;风头痛,火热上升也;吐血,热毒伤血也;苦寒总除诸热,故能疗如上等证也。其主百节中结气与妇人产后余痛,亦指血热气壅者而言。"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羖羊角

药材名称羖羊角

拼音Gǔ Yánɡ Jiǎo

英文名Male goat horn or male sheep horn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羊角,以青缎为佳,余不入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雄性山羊或雄性绵羊的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pra hircus Linnaeus2.Ovis arie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锯角,干燥。

原形态1.山羊,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为饲养家畜之一,口种颇多。

2.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多达300余种。群居动物,以草类粉良。怕热不怕冷。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几遍全国,以北部和西北地区为多。

性状性状鉴别(1)山羊角,呈长圆锥形而侧扁,长约26cm。一侧凹入呈沟状,另一侧凸起呈脊状,尖端稍弯曲。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内有骨塞,骨塞中部呈空洞状。质坚硬,刨片坚韧且富弹性。气微,味淡。

(2)绵羊角,形体较大,弯曲呈螺旋状。表面黄白色,有众多横沟纹。

药理作用抗肿瘤作用。小自鼠接种艾氏腹水癌后3天,灌胃给予绵羊角100形煎剂,0.1ml/10g/日或按5怒的浓度混于饲料中,给药后第四周,前者按瘤体积计算,其抑制串为79.69%,按瘤重计算,其抑制率为75.43%,绵羊角混于饲料者,按瘤体积计算,其抑制率为全6.24%,按瘤重计算,其抑制率为31.65%,灌胃法较混入饲料看抑瘤效果好。

性味味苦;咸;性寒

归经肝;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镇惊;明目;解毒。主风热头痛;温病发热神昏;烦闷;吐血;小儿惊痫;惊悸;青盲内障;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灰研末调敷。

注意本草经集注》:冤丝子为使。

复方①治小儿痫疾:GU羊角,烧存性,以酒服少许。(《普济方》)②治风,心烦恍惚,腹中痛,或时闷绝而后苏:GU羊角屑,微炒,捣纲罗为散。不计时候, 以温酒调下--钱。(《圣惠方》)③治卒吐血不止:桂心一两,羊角二枚(炙令焦黄)。上药,捣罗为末。不计时候,以糯米粥次,调下二钱。 (《圣惠方》)④治打扑伤痛: 羊角屑,以沙糖水拌,瓦焙焦,为末。每热酒下二钱,仍揉痛处。(《简便单方》)⑤治身面卒得赤癍,或瘭子肿起,GU羊角,烧灰,鸡子清和涂。(肘后方》)⑥治水泻多时不痉:GU羊角一枚,用白矾填满,烧为灰,研细为散。每于食前,以新汲水调下二钱。(《圣惠方》)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羊角,乃肺、肝、心三经药也,而人肝为正。《本经》咸温,《别录》苦微寒,甄极大寒,察其功用,应是苦寒居多,非苦寒则不能主青盲、慷悸、杀疥虫及风头痛、吐血也。盖青盲,肝热也;惊悸中热也;疥虫,湿热也;风头痛,火热上升也;吐血,热毒伤血也;营寒总除诸热,放能疗加上等证也。其主百节中结气与妇人产后余痛,亦指血热气蛮者而言。

2.《本经》:主青盲,明目,杀疥虫,止寒泄,止惊悸,3.《别录》:疗百节中结气,风头痛,及吐血,妇人产后余涌。

4.《药性论》:治产后恶血,烦闷,烧庆,酒服之。又治小儿惊洞。

5.《食疗本草》:烧角作灰,治漏下恶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伽蓝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伽蓝菜药材名称伽蓝菜拼音Qié Lán Cài别名鸡爪三七、五爪三七、鸡脚三七、土三七、假川连来源景天科伽蓝菜属植物伽蓝菜Kalanchoe laci

  • 决明子

    《中国药典》:决明子药材名称决明子拼音Jué Mínɡ Zǐ英文名SEMEN CASSIAE别名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

  • 桑柴灰

    《中药大辞典》:桑柴灰药材名称桑柴灰拼音Sānɡ Chái Huī别名桑灰(《补缺肘后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木材所烧成的灰。性味《唐本草》:"味辛,寒,有小毒。&

  • 柠檬桉

    药材名称柠檬桉拼音Nínɡ Ménɡ ān别名香桉来源桃金娘科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k. f.,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福建、台湾、广东、四川。化

  • 地黄花

    药材名称地黄花拼音Dì Huánɡ Huā别名蜜罐(《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花蕾。功能主治治消渴,肾虚腰痛。①《本草图经》:"为末服食,功

  • 扶桑金星蕨

    药材名称扶桑金星蕨拼音Fú Sānɡ Jīn Xīnɡ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中日金星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athelypteris nipponica(Franch.et

  • 金铁锁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铁锁药材名称金铁锁拼音Jīn Tiě Suǒ别名独钉子、独定子、昆明沙参、金丝矮陀陀、对叶七、白马分鬃、独鹿角姜、百步穿杨、穿石甲、蜈蚣七[云南]来源石竹科金铁锁属植物金铁锁Ps

  • 野菠菜

    药材名称野菠菜拼音Yě Bō Cài别名酸模、皱叶羊蹄、羊蹄根、野当归、土大黄、野萝卜、牛舌菜、千年不烂心、癣药草、假大黄、连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长刺酸模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

  • 月季花根

    《中药大辞典》:月季花根药材名称月季花根拼音Yuè Jì Huā Gēn别名月月开根(《分类草药性》),月月红根(《贵州草药》)。出处《闽东本草》来源蔷薇科植物月季花的根,冬季采挖

  • 湖北海棠

    药材名称湖北海棠拼音Hú Běi Hǎi Tánɡ英文名Leaf of Hupeh Crabappl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湖北海棠的嫩叶及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