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肘后偶钞

肘后偶钞

医案著作。2卷。清·黄凯钧撰。系《友渔斋医话》的一部分。内容多为内科杂病时病重症治验。对病因、病证,服药后病情变化阐述较清楚,立方遣药灵活,辨析疑似之证亦较详明。

猜你喜欢

  • 金丝荷叶

    ①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虎耳草之别名。②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锡生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 外感衄血

    病证名。指感受外邪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外感衄血之症,恶寒身热,头疼身痛,鼻孔出血。”多因外感风热,或内有积热,外冒风寒,或太阳失表,热郁于经,阳明失下,热郁于里,或温病误用辛温,扰动经血所致。

  • 新编黄帝内经纲目

    医经类著作。李今庸主编。作者精选《内经》中62篇学术及实践价值较大而又相重复的经文333段,归纳为成人与自然、养生、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机、病证、诊法、论治、针灸、运气及医学教育等十二大类予以校勘

  • 禁针穴

    古人认为禁用针刺的穴位。后世将部分不宜深刺的穴位也归入这一范畴,所以文献上对这类穴位的记载逐渐增加。禁针穴在《素问·刺禁论》中曾作专篇论述。这些穴位多半在重要脏器或动脉所在处;易因针刺不当,造成不良后

  • 单窠疬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三。为瘰疬单个生于颈项者。参见瘰疬条。

  • 李西垣

    【介绍】:见李炳条。

  • 医彻

    综合性医书。4卷。清·怀远撰。刊于1808年。卷1为伤寒,自两感证至夹证、坏证、遗毒;卷2~3分述中风、虚劳等多种内科杂病、外科痈症以及五官、口齿的一些病证;卷4为女科经、带、胎、产诸病。怀氏注重理论

  • 按法

    ①刺法名。本法历代医家所述不一,如《针经指南》:“以手捻针,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是也。”《针灸问对》:“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脉之状,毋得那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细细吹气五口,故曰按以添气,添

  • 榆实

    出《神农本草经》。又名榆子、榆荚仁、榆钱。为榆科植物榆Ulmus pumila L.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微辛,平。健脾利湿,安神,杀虫。治带下,食欲不振,神经衰弱失眠,小儿疳热羸瘦。煎服:4

  • 风寒湿

    风、寒、湿三种邪气互相结合而成的致病因素,为痹证的主要病因。《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