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喉科种福》。即帝中,悬雍之别名。
①经穴名。代号ST7。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少阳之会。位于面部,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布有面神经颧支及耳颞神经分支。并有面横动、静脉通过,最深层
见《江苏药材志》。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脉疽。见该条。
同胃主降浊。详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三仙丹第一方,见三仙丹条。
病名。多由风热邪毒客于肺胃所致。症见咽喉漫肿疼痛,渐涎至面颊,腮项,饮食吞咽不利,喉关内外色红,身发寒热,牙关紧强,声嘶音沙,甚或语声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一:“风毒之气结于喉间,则壅塞喉间,乃风毒
计算脊各椎骨的方法。《素问·气府论》:“大椎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治法之一。①指通利大小便。如下焦湿热或津液枯燥所引起的二便不通。用榆白皮、冬葵子、郁李仁、柏子仁、滑石、火麻仁之类。②同开窍。详该条。
见《此事难知》。即循经传。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