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出清·吴鞠通《解儿难》。小儿食伤脾胃之阳,呕吐、腹泻引起津液枯竭,经脉失养而致发痉,亦有脾肾阳虚而致者。治以调理脾胃为主,用参苓白术散之属;脾肾阳虚者,用理中汤加丁香、肉桂、肉果
解剖学同名骨。趾二节,余趾皆三节。
参见痘疹金镜录条。
综合性医书。24卷。清·李熙和撰于1693年。本书纂辑《内经》、《脉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分医理、脉理、诊治、药物等专题分别予以阐述。“医经允中”寓有对经典医学著作公允、持平论述
用活血祛瘀药物以消散瘀肿。参见祛瘀消肿、破瘀消癥条。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针眼之俗称。详该条。
即曲骨。《千金要方》曲骨作屈骨。
书名。又名《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4卷。托名清·叶桂撰,本书原作者及书名不详。1817年曾以《竹林女科》之名刊行,并有多种翻刻本。1913年鸿文书局将此书改叶氏之名石印,又有多种复印本。内容以妇产科治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介绍】:见王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