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独活寄生汤作蜜丸。治证同。见独活寄生汤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刺苋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僧。居住在歙县(今安徽歙县)北八十里的箬岭上,长于针灸,用细毫针治病,有良效。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关木通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徐嗣伯条。
指病邪侵袭。《素问遗篇·刺法论》:“真气不正,故有邪干。”
见《本草纲目》。为石榴皮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胁肋部满闷按之坚硬的症状。胁肋为少阳经脉分布之区,病邪与水饮痰瘀凝聚于少阳之募,故见鞭满。治宜和解或兼用攻消,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本症常兼见寒热,胸胁满闷,呕吐等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黄瓜痈。见该条。
证名。指下焦闭塞不通所致的痞症。《华氏中藏经·辨三痞证并方第四十六》:“下痞者,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蹇滞,腰背疼痛,脚重不能行立者是也。”宜用瞿麦头子、官桂、甘遂、车前子等药。参见痞有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