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书。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著于十八世纪。全书除对各种疾病论述外,重点介绍了脉诊、尿诊的诊断方法。临床各种泄剂(腹泄剂、脉泄剂、涌吐剂)药物的应用剂量、药物代用品、药物增补和药物炮制方法,针刺放血的穴
又称割脂疗法。是指在手掌等特定部位或某些穴位处,切开皮肤割除少量皮下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在民间早有流传,近三十年得到进一步整理和提高。临床操作时,在选定的部位常规消毒和局麻后,用手术刀切开0.5
见《中药志》。为银柴胡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叶志诜条。
出《金匮要略》。即伏龙肝,详该条。
出《五十二病方》。即漏之古称。详漏条。
即穴位刺激结扎疗法,见该条。
【介绍】:南宋外科学家。尝集上古得效方论要诀,撰成《外科新书》一卷,公元1207年刊。该书已佚,但却是中国以外科命名之最早者。陈自明撰《外科精要》多所引录其内容者。
血脉虚细。《灵枢·本藏》:“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正七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