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即抱轮红。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称眩掉。《素问玄机原病式》:“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泛指头摇、肢体震颤、头晕目眩等症。多因风邪及肝病所致。参见颤振、痉、眩晕等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筋骨疼痛痧》:“筋骨疼痛,多延蔓终身,治此者,或风,或湿,或气阻、血凝,或流痰、流火,如此而已,然有效,有不效,或为痧暗相缠,令人莫识,此痧甚慢,不可不知也。”治宜放痧,方用圆红
宋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内容之一。其方法系由教授出题,由被考者根据记忆进行笔答。
【介绍】:见陈葆善条。
证名。亦称手肿痛。见《证治要诀》卷三。指手指肿痛或连臂膊作痛。多因脾虚风湿或风热挟痰,内阻经络所致。宜用五痹汤、蠲痹汤等方。因肿疡所致者,宜按痈肿论治。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宋代医家。1088年(元祐三年)在京都开封任官职时患背疽,因医治疗不愈,后经徐州萧县(今安徽省萧县)张生为其火灸、敷药,约一月疮平。遂将所得有效方药编为《经效痈疽方》一卷。
见《山东中药》。即昆布,详该条。
又名疏表。通过发汗以解除肌表之邪,故名。针对病证的寒热,可分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