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草贝母

草贝母

药材名称草贝母

拼音Cǎo Bèi Mǔ

别名土贝母(《云南中草药选》),山慈菇(《天津医学通讯》(10):16~22,1971)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姑鳞茎。夏、秋采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鳞茎圆球形,径约1厘米,外皮褐色。茎单一,入土部分白色,出土部分带紫色。叶线形,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成鞘状,有平行纵向叶脉。花紫色,径1.5~2厘米,花序总状,有2~3花。花被裂片6,分离;雄蕊6,花药内向。蒴果长圆形,宽约7毫米。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或松林下。分布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鳞茎、茎、叶、种子含秋水仙碱、β-光秋水仙碱、角秋水仙碱、N-甲酰-N-去乙酰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

毒性慈菇含有大量的秋水仙碱,内服后在体内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有剧毒,对消化系、泌尿系均产生严重的刺激症状,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产生上行性麻痹,如累及膈肌则引起呼吸运动障碍。严重者可产生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低氯、低钾、碱中毒或酸中毒,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状,甚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秋水仙碱24小时体内总量不得超过6毫克,其致死量约为20~20毫克。若经抢救脱险者,后期仍可出现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白细胞下降。急救时以对症处理、防治各种并发症为原则,即洗胃、导泻、输液、调整电解质平衡、抗休克、给氧等。后期则以促细胞生长药物为主,可望恢复。因其中毒症状与阿托品作用类似,故阿托品以不用为妥。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平喘、止咳、镇痛、抗癌。治支气管炎,哮喘,乳癌,鼻咽癌。

《云南中草药选》:"散寒,平喘,止咳化痰。治气管炎,哮喘。研粉,每用1~2分,兑适量蜂蜜蒸服。"

临床应用治疗乳癌慈菇及其生物碱制剂:㈠山慈菇粉:用山慈菇鳞茎部分研粉,每包0.5克,每次1包,日服4次,总量40~50克为一疗程。㈡争光81注射液:每支含秋水仙碱1毫克,每次2支,用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稀释后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总量40~60毫克为一疗程。㈢争光81-甲片:由秋水仙碱的衍生物即秋水仙酰胺制成,每片含秋水仙酰胺2.5毫克,每次2片,每日4次,总量400~500毫克,疗效与"争光81"同,而副作用大减。㈣争光81-甲注射液:每支含秋水仙酰胺10毫克。每次1支,注射方法与争光81注射液同,总量250~800毫克。应用上述4种制剂治疗61例,56例见到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为86.1%;其中5例肿块消失,17例缩小到原体积的一半以上。其中由争光81注射液治疗的47例,有效率为93.6%,显效42.5%。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效果较好。

争光81多在用药15~20毫克时出现副作用,80%的患者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70%的病人产生无力及关节疼痛,30%的病人有心悸、手指发麻,5%的病人体温升高。停药2~3天后症状逐渐消失(亦可根据临床症状辨证服用中药以减轻症状),再继续用药时副作用产生较迟较轻。争光81-甲注射液用至100毫克以上时,有40%的病人出现轻度食欲不振,乏力,心悸等症状;用药至300毫克以上可出现脱发。口服争光81-甲片仅见轻度食欲不振,口服山慈菇粉可产生轻度恶心,或大便次敷增多.应用山慈菇及其生物碱制剂后,少数患者白细胞下降,但停药1周后恢复,无1例因此而中断治疗者。对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未发现药物损害,但有3例用药后出现糖尿,其原因待研究。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野罂粟壳

    药材名称野罂粟壳拼音Yě Yīnɡ Sù Ké别名野大烟、山米壳、山大烟来源罂粟科罂粟属植物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以果壳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性味

  • 黄山鳞毛蕨

    药材名称黄山鳞毛蕨拼音Huánɡ Shān Lín Máo Jué别名小叶凤凰尾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黄山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hwangshanensis

  • 叉枝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叉枝藻药材名称叉枝藻来源藻类红藻门叉枝藻Gymnoganyrus flablliformis Harv.,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为琼胶的辅助原料,并用作缓泻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穿鱼藤

    《中药大辞典》:穿鱼藤药材名称穿鱼藤拼音Chuān Yú Ténɡ别名大穿鱼草、水杨柳、疏脉山茱萸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

  • 粪箕笃

    《全国中草药汇编》:粪箕笃药材名称粪箕笃拼音Fèn Jī Dǔ别名犁壁藤、千金藤、田鸡草、铁板膏药草来源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粪箕笃Stephania longa Lou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

  • 红土子

    《中药大辞典》:红土子药材名称红土子拼音Hónɡ Tǔ Zǐ别名比子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红土子草、红清酒缸、过路清(《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

  • 铁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海棠药材名称铁海棠拼音Tiě Hǎi Tánɡ别名万年刺、千脚刺、鸟不宿、麒麟花、刺蓬花、刺仔花、有刺日日有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C

  • 粉萆

    药材名称粉萆拼音Fěn Bì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别名黄萆、黄山姜、黄姜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

  • 戎盐

    药材名称戎盐拼音Rónɡ Yán别名胡盐(《别录》),秃登盐、阴土盐(《唐本草》),石盐、寒盐、冰石(《石药尔雅》),羌盐(《日华子本草》),青盐(《本草图经》),岩盐(《地质矿物

  • 明萼草

    药材名称明萼草拼音Mínɡ è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中华孩儿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ngia chinensis Ben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