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萎黄

萎黄

病名。见《证治心得》。指皮肤色黄而枯槁不泽者。与黄胖之色黄而微肿不同。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虚证。常兼神疲倦怠,语言低微,畏冷便溏,脉形无力等。治宜培补脾胃,补养气血。若因虫积引起者,当先驱除虫积,再予补益。萎黄证可见于贫血等一些慢性病。

猜你喜欢

  • 良方通关散去细辛方

    《疫喉浅论》卷下方。薄荷、皂角各等分。为细末,以纸捻少许,入鼻内,候得喷嚏口开,随进汤药。治疫喉邪郁痧闭,脉伏面滞,牙关拘急,药难下咽,鼻塞气促等症。

  • 面癞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金癞将愈,余毒难消,蠹存肺脏,致全身皮肤艾白斑驳如癣。相当于结核型麻风晚期。

  • 唇萎

    证名。指口唇萎废。可由瘀血内停所致。《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病人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亦可见于脾气衰竭者。《

  • 伤寒温疫条辨

    书名。简称《寒温条辨》。6卷。清·杨濬撰于1784年。作者鉴于伤寒、温病易于混淆,遂采集诸家学说予以详辨。卷1列述伤寒和温病的脉证、病因、治法等多方面内容;卷2~3辨析伤寒、温病各种病候;卷4~5医方

  • 苦桔梗

    见《本草纲目》。即桔梗,详该条。

  • 梦失精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梦遗。详该条。

  • 牛心茶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 治伤寒逐风方

    武威汉代医简《治百病方》方。附子、川椒、乌头各三分,泽泻、细辛、术各五分。为末,每服一方寸匕,酒饮,日三次。治感受风寒,骨节重着痹痛。

  • 指三关

    ①指小儿诊法,即三关。详见上关、中关、下关及风关、气关、命关条。②推拿部位名。又名小三关。即食指三节指骨的腹面,近端指节为风关,中段指节为气关,远端指节为命关。《小儿推拿广意》:“指上三关,推之通血气

  • 肺虚证

    指肺气、肺阴不足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肺虚。……病苦少气不足以息,嗌干不朝津液。”《圣济总录》卷四十八:“肺虚则生寒,寒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声嘶,语言用力,颤掉缓弱,少气不足,咽中干无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