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薏苡叶

薏苡叶

《中药大辞典》:薏苡叶

药材名称薏苡叶

拼音Yì Yǐ Yè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夏、秋采取。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薏苡仁"条。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为饮香,益中空膈。"

②《琐碎录》:"暑月煎饮,暖胃,益气血。"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薏苡叶

药材名称薏苡叶

拼音Yì Yǐ Yè

英文名leaf of Jobstears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 stapf,[C.ma-yuen Romanet;C.lacryma-jobi L.var.frumentacea Makino].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薏苡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1-1.5m。须根较粗,直径可达3mm。秆直立,约具10节。叶片线状披针形,长可达30cm,宽1.5-3cm,边缘粗糙,中脉粗厚,于背面凸起;叶鞘光滑,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质硬,长约1mm。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处面包以骨质念珠状的总苞,总苞约与小穗等长;能育小穗第1颖下部膜质,上部厚纸质,先端钝,第2颖舟形,被包于第1颖中;第2外稃短于第1外稃,内稃与外稃相似面较小;雄蕊3,退化,雌蕊具长花柱;不育小穗,退化成筒状的颖,雄小穗常2-3枚生于第1节,无柄小穗第1颖扁平,两侧内折成脊而具不等宽之翼,第2颖舟形,内稃与外稃皆为薄膜质;雄蕊3;有柄小穗与无柄小穗相似,但较不或有更退化者。颖果外包坚硬的总苞,卵形或卵状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屋旁、荒野、河边、溪涧或阴湿山谷中。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一般为栽培品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补益气血。主胃寒疼痛;气血虚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汤洗。

各家论述1.《本草图经》:为饮香,益中空膈。

2.《琐碎录》:暑月煎饮,暖胃,益气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角蒿

    《中药大辞典》:角蒿药材名称角蒿拼音Jiǎo Hāo英文名HERBA INCARVILLAE别名乌曲玛保(藏名)来源本品为紫葳科植物密花角蒿Incarvilla compacta Maxim.的干燥全

  • 山莴苣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莴苣药材名称山莴苣拼音Shān Wō Jù别名苦菜、苦马地丁、鸭子食来源菊科莴苣属植物山莴苣Lactuca indica L.,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开花时采全草,秋后至

  • 赤楠根

    药材名称赤楠根拼音Chì Nán Gēn别名叫耳蒙根出处赤楠,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原名"牛金子",云:"牛金子,江西处处有之。丛生小科,硬茎褐色,叶如榆叶而小,无齿,亦微团,附茎甚密,秋开·小紫花

  • 芦莉草叶

    《中药大辞典》:芦莉草叶药材名称芦莉草叶拼音Lú Lì Cǎo Yè别名红楠草(《广州植物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芦莉草的叶。原形态芦莉草,又名:小苞爵

  • 绣线菊叶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叶药材名称绣线菊叶拼音Xiù Xiàn Jú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的叶。春、秋采收,鲜用或晒干研末用。原

  • 骆驼蓬子

    《中药大辞典》:骆驼蓬子药材名称骆驼蓬子拼音Luò Tuo Pénɡ Zǐ出处《新疆中草药》来源为蒺藜科植物骆驼蓬的种子。成熟时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生物碱3.92%,6.4~7.0

  • 老鸦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鸦花藤药材名称老鸦花藤拼音Lǎo Yā Huā Ténɡ别名大血藤、嘿良龙[傣]来源豆科老鸦花藤Mucuna macrocarpa Wall.,以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裂叶翼首花

    药材名称裂叶翼首花别名岩七[四川西昌]、爬岩夕[会理]、小铜锤[木里]来源川续断科翼首花属植物裂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bretschneideri (Batal.) Pritz.,以根及

  • 芥子

    《中国药典》:芥子药材名称芥子拼音Jiè Zǐ英文名SEMEN SINAPIS别名白芥子、黄芥子、芥菜子、青菜子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 或芥Brassica

  • 牦牛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牦牛角药材名称牦牛角拼音Máo Niú Jiǎo别名毛犀、牦牛、旄牛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