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草药手册》。即向日葵花托,详该条。
证名。指口唇颤动而不能自制的症象。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嵩崖尊生书》卷六:“唇瞤唇动不止也,属肝风。柴胡、防风、荆芥、山栀、薏苡、赤小豆、生甘草、当归。”《杂病源流犀烛·口齿舌病源流》:“有唇口瞤
病证名。又名胎赤眼。即初生儿眼睑及结合膜充血、糜烂。《太平圣惠方》:“夫小儿眼胎赤者,是初生洗目不净,令秽汁浸于眦中,使睑赤烂,至久不差,故云胎赤也。”见于新生儿急性包涵体性结膜炎。治宜清热解毒,内服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即油风。详该条。
证名。表现为听觉不清,反应迟钝。多由湿浊上蒙,肝胆实火或肾虚而精气不得上承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心痛耳聋,浑浑焞焞。”《灵枢·经脉》:“病耳聋浑浑焞焞。”
出《本草拾遗》。为荷叶蒂之别名,详该条。
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如寸部虽见沉涩而短的阴脉,但有时夹有浮滑而长的阳脉,故称。《难经·二十难》:“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藁本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九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兼官吏。字含芳,又字芳亭,别号杏林子。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初为郡库生,官至通判等职,曾居住于广州。撰有《保赤存真》。另有《梦塘三书》、《麻痘合参》等书,未见刊
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