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诸伤

诸伤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指人体受金刃、竹木、跌打等所致的损伤。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宇陀萨玛·元丹贡布

    【生卒】:1126~1202【介绍】:宋代著名藏医学家。又称小宇陀(或后宇陀)·元丹贡布。系老宇陀·元丹贡布第十三世孙。据载,八岁始学医,曾先后六次去印度求学。医著很多,曾用厘定后的藏文增补《四部医典

  • 热烦

    病证名。小儿表里俱热的证候之一。《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小儿脏腑实,气血盛者,表里俱热,则苦烦躁不安,皮骨壮热也。”治宜清解表里。用防风通圣散。

  • 玉海

    即膀胱。详该条。

  • 本草蒙筌

    药物学著作。12卷。明·陈嘉谟撰。刊于1525年。卷首有历代名医图、姓氏及总论药性。卷1~12分为草(上、中、下)、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及人部等10部,共742种药。每种药均分论其气味升降

  • 魏氏家藏方

    方书。10卷。宋魏岘辑于宝庆三年(1227年)。作者本邵康节“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诗意,汇辑其父祖所录及自身躬试有效医方。凡1051方,按病证及主治分述中风、一切气、心气、头风头痛、伤寒、

  • 腹痛啼

    指小儿因腹痛而啼。出《片玉心书》。小儿腹痛以食积、虫扰所致者居多,亦有因脏冷腹痛而啼者,则表现面唇白无光,喜热;由瘀血腹痛而啼者,则为面青、肢冷,腹部有块。脏冷者宜温中散寒,用理中丸;瘀血者宜活血祛瘀

  • 手足不仁

    证名。指手足不知痛痒,不觉寒热的症象。出《素问·本病论》。《伤寒明理论·不仁》:“不仁,谓不柔和也。痒不知也,痛不知也,寒不知也,热不知也,任其屈伸灸刺,不知所以然者,是谓不仁也。由邪气壅盛,正气为邪

  • 便寒

    便,方便,适宜。《灵枢·师传》:“中热消瘅则便寒。”便寒一方面指里热证病人喜欢寒凉饮食和居处环境,另一方面指里热证病人治疗时宜用寒凉性药物以清除里热。参见“便热”条。

  • 开金针法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银海精微》。即金针开内障。详该条。

  • 刘汉基

    【介绍】:清医家。四川巴县人。公元1722年曾在太医院任职,撰《药性通考》8卷,论415种药物之药性与主治,並附或问以答疑难。另列有医论25则以论杂证及其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