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锥栗

锥栗

《全国中草药汇编》:锥栗

药材名称锥栗

拼音Zhuī Lì

别名栲栗、山椎、锥子树、勒翠、桂林栲、米锥栗

来源壳斗科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以壳斗、叶种子入药。

生境分部南部及西南部各省区(云南除外)。

性味种子:甘,平。

壳斗及叶:苦、涩,平。

功能主治健胃补肾,除湿热。

种子:治肾虚,痿弱,消瘦。

壳斗及叶:治湿热,腹泻。

用法用量壳斗及叶每用干品0.5~1两,水煎服。

种子炒食或与猪瘦肉同煮吃。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锥栗

药材名称锥栗

拼音Zhuī Lì

别名栲栗(《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拷种子。夏、秋采集,晒干。

原形态桂林栲,又名:山锥、锥子树、勒翠。

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暗灰色,老时不规则开裂;小枝有椭圆形成孔。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常圆形,稍斜,上半部边缘有疏而利的锯齿,侧脉约10对;叶柄长1~2厘米。花细小,单性,同株;雄花绿白色,排成直立、分枝的穗状花序簇生于小枝顶部;雌花每朵藏于一总苞内,排成一短的穗状花序;总苞径约2.5厘米,外面密生鹿角状锐刺,成熟时开裂,内有坚果一个。坚果近卵形,长约12毫米,黄褐色。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果壳(锥栗果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及山谷,常与他树混生。除云南及四川西部外,广布长江以南各地。

性味《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甘,平。"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滋补,健胃。"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健胃,补肾。治肾虚,痿弱,消瘦。"

用法用量内服:炒食;或与瘦猪肉同煮吃。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虎骨胶

    药材名称虎骨胶拼音Hǔ Gǔ Jiāo别名虎胶(《医林纂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骨胳煎熬而成的胶。制法取净虎骨锯成小段,置锅内加水煎熬,经24小时后,将煎液过滤,加入白糖、明矾末少

  • 疣果冷水花

    药材名称疣果冷水花拼音Yóu Guǒ Lénɡ Shuǐ Huā别名土甘草、铁杆水草、红水疳叶、竹节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疣果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verrucosa H

  • 大臭黄荆

    药材名称大臭黄荆拼音Dà Chòu Huánɡ Jīnɡ别名斑鸠叶、臭黄荆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近头状豆腐柴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subcapitata Rehd.采收和储

  • 吊干麻

    《中药大辞典》:吊干麻药材名称吊干麻拼音Diào Gān Má别名马断肠、萝卜药、大马桑、酸枣子藤(《中国经济植物志》),老虎麻(《贵州草药》),苦树皮、菜药、棱枝南蛇藤、大钓鱼竿

  • 粉绿益母草

    药材名称粉绿益母草别名新疆益母草、益母蒿来源唇形科粉绿益母草Leonurus glaucescens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苦、辛,微寒。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

  • 冲天伞

    药材名称冲天伞拼音Chōnɡ Tiān Sǎn别名蜈蚣草、泥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南山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chaerophylloides(Regel) W.Beck

  • 酸模

    《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模药材名称酸模拼音Suān Mó别名山菠菜、野菠菜、酸溜溜、牛舌头棵、水牛舌头,田鸡脚来源蓼科酸模属植物酸模Rumex acetosa L.,以根或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 漆树皮

    《中药大辞典》:漆树皮药材名称漆树皮拼音Qī Shù Pí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干皮或根皮。性味辛,温,微有小毒。功能主治接骨。用法用量外用:捣烂酒炒敷。摘录《中药

  • 多穗石柯

    药材名称多穗石柯拼音Duō Suì Shí Kē别名甜茶来源壳斗科石柯属植物多穗石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Wall.) Rehd.,以根、叶及果实入药

  • 藤商陆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商陆药材名称藤商陆拼音Ténɡ Shānɡ Lù别名野牵牛、野番薯、栅手、五爪金龙、山苦瓜、苦瓜头、百解薯来源旋花科番薯属植物七爪龙Ipomoea dig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