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泉,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奇穴,名灸血病。位于第三骶骨嵴之高点处。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妇人血崩等。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介绍】:明代女本草学家。号江上女子。江南人。生平不详。与其妹周僖用彩色绢绘有《本草图谱》一书。
见《福建中草药》。为空心苋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相当于耳源性颅内感染。参见黄耳伤寒条。
病名。见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①指妊娠腹痛。②指妊娠妇女胃脘痛。徐灵胎《女科指要》:“妊娠心痛而风痰冷饮交结于胃之上口,名曰子痛。”
出《名医别录》。为络石藤之别名,详该条。
五实之一。出《素问·玉机真藏论》。即大小便闭塞不通。参见五实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黄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又名预颅,即颅。指头部骨骼,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