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隔盐灸

隔盐灸

间接灸之一。出《千金要方》。用炒过的细净食盐填至略高于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如患者脐孔不是凹形者,可用湿面条围敷脐周,中纳食盐施灸),具有回阳固脱,温补下元的作用。适用于中风脱症,虚寒腹痛霍乱(非真性霍乱)吐泻等。艾灸壮数视病情酌定。

猜你喜欢

  • 粪毒块

    病名。见顾伯华《中医外科临床手册》。由钩虫蚴侵入肌肤所致。本病以足踝、趾间、脚底多见,初起脚部有瘙痒感,继之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及风团,有时可见水泡及脓疱,踝部常有水肿,搔破后可伴发臁疮。治疗外用三黄洗

  • 切总伤寒

    见医学五则条。

  • 经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即月经。详该条。

  • 黄水粘疮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黄水疮。见该条。

  • 背阳关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腰阳关。见该条。

  • 白睛

    眼的部位。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又名白眼、白仁、白珠、白轮、眼白。包括今之球结膜与巩膜。前端与黑睛紧连,共组成眼珠外层。彼此病变常牵累。白睛内应于肺,为五轮中之气轮,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白睛疾患常与肺

  • 杨氏太素三部九候篇诊法补证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 酣饮

    指饮酒过度所致的消渴。见《世医得效方》卷七。因饮酒多,积热熏蒸,津液枯燥所致。证见渴嗜冷饮,小便多,肌肉消瘦。宜用乌梅木瓜汤、枳椇子丸、三神汤、朱砂黄连丸等方。

  • 辛寒生津

    清法之一。用辛凉药清胃热,生津液的治法。例如胃阴先虚,胃火炽盛,症见口舌生疮,口中有秽气,口干口渴,干呕,舌苔黄燥,脉大而虚等,用加减玉女煎。

  • 妊娠足痿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足痿乃阴血聚养胎元,不能荣润筋骨,故自膝胻之踝胫,艰于履地,状如痿躄。……宜养血滋荣,壮筋健骨则两足自然有力。产后加温经强阴之药,宜大健步丸。”(熟地、砂仁、白术、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