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圣济总录》卷一百零六:“藏府壅滞,肝经积热,上冲于目,令人目痛睛疼,若毒气结聚甚,则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状,故以名之。”即蟹睛。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即阳明经病。见《医学心悟》。详阳明经病条。
①指温病中温邪挟痰湿,或湿热之邪滞留三焦气分。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再论气病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邪留三焦,则气机受阻,水湿不得正常通调而滞
药物学著作。又名《得意本草》、《绛雪园得宜本草》。1卷。清·王子接撰。刊于1732年。本书收录古今常用药物458种,分上、中、下三品,记述扼要。
见《四川中药志》。为走游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岩笋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熙和条。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