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连丸

香连丸

《中国药典》:香连丸

药方名称香连丸

处方黄连吴茱萸制)800g木香200g

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

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菌痢,肠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小儿酌减。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政和本草》卷七引《李绛兵部手集方》:香连丸

药方名称香连丸

处方宣连 青木香各等分

制法上药,同捣筛,白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20~30丸。每日二三次。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服。

摘录《政和本草》卷七引《李绛兵部手集方》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香连丸

药方名称香连丸

别名豆蔻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木香15克黄连22.5克(去须微炒)诃黎勒15克(煨,用皮)肉豆蔻122枚(去壳)丁香7.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以烧饭和丸,如黍粒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失调,下赤白痢,腹内疠痛,日夜频作,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以粥饮送下5丸,日三四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香连丸

药方名称香连丸

处方木香黄连(去须,炒)甘草(炙,锉)肉豆蔻(去壳)

制法上四味,等分,捣罗为末,砂糖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热痢。

用法用量每次15丸,空腹时用米汤下,更以意加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鸡峰普济方》卷十四:香连丸

药方名称香连丸

处方黄连地榆赤石脂各60克龙骨阿胶木香艾叶黄芩各30克 肉豆蔻45克使君子22.5克赤芍药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便泄下痢,日夜无数,怠堕力少,米谷不化,脓血相杂,脐腹疠痛,痞满肠鸣,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乌梅米饮下,不拘时。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儒门事亲》卷十二:香连丸

药方名称香连丸

处方木香诃子肉(面炒)黄连(炒)各15克龙骨6克

制法上为细末,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湿热痢无积滞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汤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猜你喜欢

  • 石斛山药酒

    药方名称石斛山药酒处方山茱萸60g 怀牛膝30g石斛120g山药60g 熟地60g白术30g 白酒3000ml炮制1. 将上述药材捣成碎末,装入纱布袋内;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密封

  • 莲肉膏

    药方名称莲肉膏处方莲肉、粳米(各炒)4两,茯苓2两。制法上为末,沙糖调成膏。功能主治病后胃弱,不能饮食。用法用量每服5-6匙,白滚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三

  • 集仙固齿丹

    药方名称集仙固齿丹处方五倍3分,龙骨2分,甘草3分,蔗皮灰5分,人中白5分,黄柏末3分,青黛1分,枯矾1分,冰片1分,薄荷3分,儿茶3分,黄牛粪尖1个(炙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固齿。主用法用量

  • 二乌丸

    《魏氏家藏方》卷一:二乌丸药方名称二乌丸处方川乌头(生,去皮脐)1两,海桐皮1两,草乌头(生,去皮尖)1两,五灵脂1两(别研)。制法上为细末。先取不至皂角2挺,捶碎酒浸,揉取脂,滤去滓,面糊为丸,如梧

  • 椒盐汤

    药方名称椒盐汤处方芎?、蜀椒2分,白芷1两,防风1两,盐1两。功能主治手足皴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4升,煎取浓汁,涂之。或猪脂煎更良。摘录《普济方》卷三○○

  • 炼雄丹

    《医级》卷八:炼雄丹药方名称炼雄丹处方雄黄1斤(水煮7次),菖蒲1两6钱。制法上为末,水法修合。功能主治疟疾,痢疾,暑湿诸候。用法用量每服5分,白汤送下。端午节修合尤佳。摘录《医级》卷八《霍乱论》卷下

  • 牡蛎汤

    药方名称牡蛎汤处方牡蛎1.2克(熬)麻黄12克(去节)甘草9克(炙)蜀漆9克(若无,用常山代之)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治治牝疟多寒者。用法用量以水先洗蜀漆三遍去腥,用水500毫升,煮蜀漆、麻黄(去沫)

  • 龙蟠饮

    药方名称龙蟠饮处方人参、当归、枳壳、白豆蔻、丁香、木香、官桂、青皮、半夏、山楂、三棱、蚕砂、厚朴。功能主治小儿心中刺痛未愈,而痘随出,多因气逆或寒积所致。用法用量上用生姜、酒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

  • 益气安神汤

    药方名称益气安神汤处方当归3.6克黄连(姜汁炒)生地黄麦门冬(去心)酸枣仁(炒)远志(去心)各3克 白茯苓(去皮、心)3.6克人参黄耆(蜜炒)胆星淡竹叶各3克甘草1.8克功能主治益气养心,化痰安神,治

  • 榴灰散

    药方名称榴灰散处方石榴1个。制法烧灰存性,为末。功能主治血泄窍滑,鼻衄或下血。用法用量衄者,吹鼻;下血者,内服。摘录《医级》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