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1卷。明·薛己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书中记载了茧唇、口疮、齿痛、舌症、喉痹、喉间杂症等十二类口齿科疾病的辨证验案与方剂。本书收入《薛氏医案》中。
病证名。见《医方考》卷五。指因情志不舒,肝气失于疏泄所致的胁痛。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胸闷,饮食减少,疼痛部位走窜不定,时痛时歇,得暖气则痛胀见宽,如情绪波动其痛加剧,多见弦脉。治宜疏肝理气为主,如严氏
见《南方草木状》。为睡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王不留行之处方名,详该条。
针法刺激强度的分类。指介于强、弱刺激之间的针灸刺激量而言。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善医,尤长于治疗眼疾。《北梦琐言》记载他为一少年治疗眼疾,用酱酢芥醋等治愈。
即《灵枢经》。详该条。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运气术语。指凡逢乙庚为金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病证名。见周怡观《秘珍济阴》。属杀血心痛范畴。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