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兰室秘藏》卷上。即羞明。详该条。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太阴之正。《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从足太阴脾经分出,至大腿前面,与足阳明胃经的经别汇合而并行,向上结于咽部,贯舌中。
证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上。为疮疡陷证之一。多见于有头疽毒盛期。因气不能引血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所致。证见:疮色紫暗,疮口干枯无脓,根盘散漫,壮热、口渴、便秘、尿短赤,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绛脉数等
参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条。
即肾阴。与真阳相对而言。肾为元真所在,藏先天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基本的物质,故称。参见肾阴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子嗽详该条。
【介绍】:见郑宏绩条。
【介绍】:宋代人。善养生。著《寿者传》三卷。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猴枣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详颊车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