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龙藤

黄龙藤

药材名称黄龙藤

拼音Huánɡ Lónɡ Ténɡ

别名五香藤、通气香、铁骨散、小血藤、蛇毒药、拔毒散小红袍、岩青叶、大红袍、满山香、滑藤、紫龙、血藤、五沙藤

出处黄龙藤收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说"黄龙藤生云南山中。藤巨如臂,纹裂成鳞。细蔓紫色,长叶绿润。开五瓣团花,中含圆珠,殷红一色,珠老则青"。并附有较好的图。本种至今仍为云南南部习用的民间草药。根据上述描述及产地,其原植物当为合蕊五味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合蕊五味子的藤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Kadsura propinquaWall;Schisalidra propinquaWall.var.intermediaA.C.Smi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当年生枝褐色。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1-1.5cm;叶片卵形、长圆状卵形或狭长圆状卵形,长7-11(-17)cm,宽2-3.5(-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钝下延至叶柄,上面干时褐色,下面带苍白色,疏生腺齿或有时全缘,侧脉4-8对,网脉稀疏。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橙黄色,直径1.5cm,单生或2-3朵聚生于叶腋;花被9(-15),外轮3片绿色,内轮橙红色;雄蕊群连合成球形的肉质托,直径约6mm,雄蕊9-12,每雄蕊钳入横裂的肉质托缝内,无花丝,药室内向纵裂;雌蕊群球形,直径4-6mm,心皮25-45,倒卵形。聚合果长约15cm,小浆果成熟时近球形,猩红色。种子近球形或椭圆形,两侧扁,种皮光滑。花期6-7月,果期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2000-3200m的山地河谷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

化学成分含安五酮酸(anwuweizonic acid)和漫五酸(manwuweizic acid)。

药理作用黄龙藤所含的漫五酸对小鼠Lewis肺癌、脑肿瘤-22及肝肿瘤有抑制作用,而在体外则无细胞毒作用。

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流感;痈肿疮毒;毒蛇咬伤;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钉耙藤

    《中药大辞典》:红钉耙藤药材名称红钉耙藤拼音Hónɡ Dìnɡ Pá Ténɡ别名山木通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短尾铁线莲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落

  • 土白芨

    《中药大辞典》:土白芨药材名称土白芨拼音Tǔ Bái Jī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二叶舌唇兰的块茎。8~10月采挖。原形态草本,高30~50厘米。块茎2个,近倒卵形,肥厚肉质,黄

  • 臭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牡丹药材名称臭牡丹拼音Chòu Mǔ Dān别名矮桐子、大红花、臭枫根、臭八宝、臭芙蓉、矮脚桐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

  • 红茎黄芩

    药材名称红茎黄芩拼音Hónɡ Jīnɡ Huánɡ Qín英文名Redstem Skullcap别名多子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红茎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

  • 粘毛黄花稔

    药材名称粘毛黄花稔拼音Zhān Máo Huánɡ Huā Rěn别名磨盘公。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粘毛黄花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da mysorensis Wight et Arn.

  • 鹿耳翎根

    药材名称鹿耳翎根拼音Lù ěr Lí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gera alata (D. Don) She.-Bip.采收和储藏:来季采收,洗净,鲜用

  • 乔木紫珠

    《中药大辞典》:乔木紫珠药材名称乔木紫珠拼音Qiáo Mù Zǐ Zhū别名紫珠(《云南中草药选》),木紫珠、大树紫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梅发破(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 白花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蛇药材名称白花蛇拼音Bái Huā Shé来源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nther)的幼蛇干燥尸体。性味甘、咸,温;有毒。归经归肝经。功

  • 苦檀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檀子药材名称苦檀子拼音Kǔ Tán Zǐ别名苦蚕子、冲天子来源豆科鸡血藤属植物厚果鸡血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以根、叶及种子入药。根全

  • 青酒缸根

    药材名称青酒缸根拼音Qīnɡ Jiǔ Gānɡ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根。9~10月挖取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分含生物碱0.12%。性味苦,温。①《草木便方》:"性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