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陈邦贤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指婚后不孕,不生子女。
见《四川中药志》。为地牯牛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19卷,已佚。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又名脐漏疮、落脐疮。多由脐痈久治不敛,形成漏管;或落脐带之后,脐汁不干,疮口不合所致。症见脐中时流脓血臭水,久不收口。外用提脓去腐,腐去继以生肌收口之药。相当于先天性及后天性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与体表部位相通应,五脏功能健旺正常,则相应体表部位形态强健,这种情况称“得强”。得强说明五脏的功能状态良好,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书名。1卷。清·廖润鸿撰。本书将全身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穴编成五言歌诀,并加注释,便于初学者习诵。末附铜人图二张。现存清刊本(善成堂刊)。
出《本草纲目》。即鹅口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