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龄集丹
即鹤龄丹,见该条。
即鹤龄丹,见该条。
【介绍】:见许思文条。
谵的异体字,参见谵语条。
证名。①自觉近膻中处悸动不适。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溯源集》卷一:“所谓心下悸也,盖心之下,胃脘之上,鸠尾之间,气海之中,《灵枢》谓膻中为气之海也。”多因阳气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所致。
药物学著作。一名《本草经解》。4卷。原题清·叶桂撰。据曹禾《医学读书志》卷下陈念祖条谓本书为“姚球撰”,后为书商易以叶桂之名。1724年(雍正2年)刊行。本书选录《神农本草经》的药物117种,其他古书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病痉,详该条。
病名。指脚气因感受风毒所致者。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七。《赤水玄珠·脚气门》载风毒脚气,述其症为脚重虚肿,常兼肢节烦疼,心神壅闷等症。治宜祛风发散为主,用紫苏散、大腹子散等方。参见脚气条。
证名。指咽部疼痛。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医学心悟·咽痛》:“咽者,少阴经脉所过之地也,热邪攻之,则咽痛。”寒邪直中下焦,逼其无根失守之火,发扬于上,亦令咽痛。然必有下利清谷,四肢厥冷等证。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①即痫病。又名风眩。古代癫、痫二字通。《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参见痫条。②癫证与痫证的合称。癫,指精神错乱一类疾病;痫,指发作性的神志
病名。岩通癌。为舌恶性肿瘤。又称舌蕈。《谦益斋外科医案》上编:“心开窍于舌,心邪郁滞,舌尖结粒,时大时小,久成舌岩重症。”
见《新本草纲目》。为乌梢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