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东廧子

东廧子

药材名称东廧子

拼音Dōnɡ Sè Zǐ

别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儿

出处出自1.《本草拾遗》。

2.《康熙几暇格物编》: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鄂尔多斯所产尤多。枝叶丛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作为粥,滑腻可食;成为末,可充饼饵茶汤之需。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沙蓬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Moq.[A.arenarium Bieb.]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后打下种子,去掉杂质,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cm。茎由基部分枝,最下部的一层分枝常对生或轮生,平卧,上部枝条互生,斜展,多曲折,坚硬,具条纹状角棱,幼时密被散射状分枝毛,后渐光滑,草绿色。叶互生;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形,长2-7cm,宽1-10mm,先端具尖刺,基部渐狭,全缘,具散射状分枝毛,叶脉凸出,平行。穗状花序紧密,卵圆状或椭圆状,无梗,1-3个腋生;苞片宽卵形,先端具小尖头,后期反折;花被片1-3,膜质;雄蕊2-3,花丝锥形,膜质,花药卵圆形;子房上位,花柱短,柱头2,丝状。胞果圆形或椭圆形,两面扁平,或背面稍凸,具膜质翅,先端果喙分成两个小喙,小喙先瑞外侧各具一小齿突。种子扁平,圆形,光滑,有时具浅褐色斑点。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沙丘及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近圆形,扁平,光滑,有时具浅褐色的斑点。

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发表解热;利水。主饮食积滞;噎膈反胃;感冒发烧;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煮食。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益气轻身,坚筋骨。

2.《康熙几暇格物编》:性暖,益脾胃,易于消化,好吐者,多食有益。

3.《药性考》:清热消风。

4.《纲目拾遗》:通利大肠,消宿食,治噎膈反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牡蛎肉

    《中药大辞典》:牡蛎肉药材名称牡蛎肉拼音Mǔ Lì Ròu别名蛎黄(《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等的肉。化学成分近江牡蛎与大连湾牡蛎肉含糖元63.55%,牛磺

  • 黍米

    《中药大辞典》:黍米药材名称黍米拼音Shǔ Mǐ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夏,秋采收。原形态黍(《诗经》)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厘米,有节,节上密生髭毛。叶鞘松

  • 岗柃

    药材名称岗柃别名米碎木、蚂蚁木来源山茶科岗柃Eurya groffii Mer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豁痰镇咳,消肿止痛。主治肺结核,咳嗽。外

  • 文鳐鱼

    《中药大辞典》:文鳐鱼药材名称文鳐鱼拼音Wén Yáo Yú别名鳐(《吕氏春秋》),飞鱼(《本草拾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飞鱼科动物燕鳐鱼的肉。原形态体略呈长椭圆形

  • 凉粉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凉粉草药材名称凉粉草拼音Liánɡ Fěn Cǎo别名仙草、仙人草、仙人冻、薪草来源唇形科凉粉草属植物凉粉草Mesona chinensis Benth.的全草。春夏采收

  • 马边绣球

    药材名称马边绣球拼音Mǎ Biān Xiù Qiú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西南绣球的根、叶及茎的髓心。原形态灌木,高至2米。小枝幼时有细毛,较老成淡褐色。单叶对生;椭

  • 马来蒲桃

    药材名称马来蒲桃拼音Mǎ Lái Pú Táo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马六甲蒲桃的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malaccense(L.)Merr. Et Perry[Euge

  • 散血莲

    《中药大辞典》:散血莲药材名称散血莲拼音Sàn Xuè Lián别名活血莲(《湖南药物志》),眉风草(《贵州草药》),大叶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湖南药

  • 矮柳穿鱼

    药材名称矮柳穿鱼拼音ǎi Liǔ Chuān Yú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多枝柳穿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aria buriatica Tarcz.et Ben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 匍匐滨藜

    药材名称匍匐滨藜拼音Pú Fú Bīn Lí别名海芙蓉、海归母、沙马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匍匐滨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riplex repens Roth.[A.belangeri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