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丽子藤

丽子藤

药材名称丽子藤

拼音Lì Zǐ Ténɡ

英文名root of Yunan Dregea

别名滇假夜来香、白血藤、公公藤、奶浆藤、隔山撬

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丽子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egea yunnanensis (Tsiang) Tsiang et P.T.Li[Wattakaka yunnanensis Tsi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攀援灌木。全株具乳汁,除花冠和合蕊柱外,全株均被小茸毛。叶对生,纸质;叶柄长0.5-2.5cm,顶端具3-4个丛生小腺体;叶片卵圆形,长1.3-3cm,宽0.9-2.5cm,基部心形;侧脉每边约4条,在叶背突起。伞形状聚伞兵花序腋生,长达5cm,着花达15朵;花萼裂片卵圆形;内面基部具5个小腺体;花冠白色,副状,裂片长约5mm,具脉纹,边缘被缘毛;副花冠裂征肉质;花粉块长圆状,直立;子房被疏柔毛,花柱短圆柱状,柱头基部五角形,先端短2裂。蓇葖果披针形,长3.5-5cm,直径达7mm。种子卵圆形,长达7mm,宽约4mm,先端具长2cm的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m以下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甘肃。

性味苦;辛;平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安神;健脾;接骨。主神经衰弱;食欲不振;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性平。有祛风除湿、消食止痛的功能。用于风湿疼痛,小儿腹胀痛,胃痛和外伤肿痛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软水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软水黄连药材名称软水黄连拼音Ruǎn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水黄连、软杆子水黄连来源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多枝唐松草Thalictrum ram

  • 绒背蓟

    药材名称绒背蓟拼音Rónɡ Bèi Jì别名猫腿姑来源菊科蓟属植物绒背蓟Cirsium vlassovianum Fisch以块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

  • 白苏

    药材名称白苏拼音Bái Sū别名野苏麻、白苏子、玉苏子、苏梗来源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白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以叶、嫩枝、主茎(苏梗)和果实(白苏子或玉

  • 香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菇药材名称香菇拼音Xiānɡ Gū别名冬菇、菊花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香蕈Lentinus edodes (Berk.)Sing,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安徽、浙江

  • 豆腐渣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腐渣果药材名称豆腐渣果拼音Dòu Fu Zhā Guǒ来源山龙眼科豆腐渣果Helicia erratica Hook. f.,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凉。功

  • 木槿叶

    《中药大辞典》:木槿叶药材名称木槿叶拼音Mù Jǐn Yè出处《履巉岩本草》来源锦葵科植物本槿的叶片。性味①《品汇精要》:"性平,无毒。"②《本草汇言》:&qu

  • 搜山黄

    《中药大辞典》:搜山黄药材名称搜山黄拼音Sōu Shān Huá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唐菖蒲的球茎。秋后采收。原形态唐菖蒲,又名,菖兰、剑兰、菖蒲花、标杆花、谷穗花、荸荠莲

  • 竹叶榕

    药材名称竹叶榕拼音Zhú Yè Rónɡ别名狭叶榕、水稻清、竹叶牛奶树来源桑科榕属植物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 Hemsl.,以根、茎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

  • 竻苋菜

    药材名称竻苋菜拼音Lè Xiàn Cài英文名野苋菜、土苋菜、猪母菜(《福建民间草药》),野勒苋(《广西中药志》),刺刺草(《福建中草药》)。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苋科

  • 柚树寄生

    《中药大辞典》:柚树寄生药材名称柚树寄生拼音Yòu Shù Jì Shēnɡ别名柚寄生(《本草求原》),禄柚寄生(《岭南采药录》),柚子寄生(《南宁市药物志》)。出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