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乌龙摆尾

乌龙摆尾

《中药大辞典》:乌龙摆尾

药材名称乌龙摆尾

拼音Wū Lónɡ Bǎi Wěi

别名蛇乌苞、黑乌苞、倒水莲、乌泡(《湖南药物志》),灰山泡、红泡勒、大勒潭(《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根、叶

原形态落叶蔓性灌木,高1~3米。小枝及老叶柄具针状刺和灰白色绒毛,杂生腺毛。单叶互生,纸质,近圆形或广卵形,长4.5~8厘米,宽4.5~9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技缺刻和不整齐的细锯齿,上面主脉上具疏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茸毛;叶柄长1.5~3厘米;托叶撕裂线状至三角状.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密被绒毛;苞片2,线状;花萼5裂,披针形;花瓣5,白色,倒卵圆形;雄蕊多数,分离;雌蕊多数。聚合果近圆形,紫褐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本植物的果实(蓬藁)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长于旷野坡地、溪边、路边草丛中或灌木丛中。分布广西、广东、贵州、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

性味《湖南药物志》:"酸涩,无毒。"

功能主治①《湖南药物志》:"根:治经闭,产后感冒,腰腹痛,筋骨疼痛、麻木不仁。叶:治跌打损伤,瘰疬。"

②《广西药植名录》:"根:治痢疾。叶:治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乌龙摆尾

药材名称乌龙摆尾

拼音Wū Lónɡ Bǎi Wěi

英文名Root of Greywhitehair Raspberry

别名蓬蘽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tephrodes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根,除去茎干和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灰白毛莓 落叶灌木,高3-4m。小枝及老叶柄具针状刺和灰白色绒毛,杂生腺毛。单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5-3cm;托叶三角状,深条裂;叶片近圆形或广卵形,长宽各约4.5-8(-11)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浅缺刻和不整齐的细锯齿,上面主脉上具疏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茸毛,侧脉3-4对。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密被茸毛;花萼5裂;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聚合果近圆形,直径达1.4cm,紫褐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的山坡、路旁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和湿润环境,对土质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能种植,但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栽培为佳。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用分株繁殖法:于早春萌芽前或冬季叶落后,把老蔸连根挖起,剪去枝顶,分成单株,每株都要带根,按行株距60cm×50cm开穴,穴深20-25cm,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踏实,淋水保苗。

田间管理 栽后的当年和次年,每年的2、5、10月进行除草1次,2月份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人畜粪水1次。

性味酸涩;无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风通络。主经闭,腰痛,腹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感冒,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

各家论述1.《湖南药物志》:根:治经闭,产后感冒,腰腹痛,筋骨疼痛、麻本不仁。叶:治跌打损伤,瘰疬。

2.《广西药植名录》:根:治痢疾。叶:治虫牙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苞蔷薇根

    《中药大辞典》:苞蔷薇根药材名称苞蔷薇根拼音Bāo Qiánɡ Wēi Gēn别名猴局根、金柿根(《闽东本草》)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原形态硕苞蔷薇,又名:苞蔷薇

  • 地花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花生药材名称地花生拼音Dì Huā Shēnɡ别名翻转红、猪大肠来源远志科地花生Polygala crotalarioides Buch.-Ha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

  • 早谷藨

    药材名称早谷藨拼音Zǎo Gǔ Pāo别名天青地白扭、酸母子。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无腺白叶莓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4米。茎直立,稍呈拱形。茎枝、叶轴及叶柄散生皮刺,枝被灰白色

  • 紫筒草根

    药材名称紫筒草根拼音Zǐ Tǒnɡ Cǎo Gēn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毛草"条。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止咳。治吐血

  • 草乌头

    《中药大辞典》:草乌头药材名称草乌头拼音Cǎo Wū Tóu别名堇(《庄子》),芨(《尔雅》),乌头、乌喙、奚毒(《本经》),鸡毒(《淮南子》),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吴普本草

  • 大膜盖蕨

    药材名称大膜盖蕨拼音Dà Mó Gài Jué英文名Immersed Leucosteg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大膜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osteg

  • 冻绿刺

    《中药大辞典》:冻绿刺药材名称冻绿刺拼音Dònɡ Lǜ Cì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圆叶鼠李的茎叶、根皮。 夏、秋采收。晒干。

  • 滨海前胡

    药材名称滨海前胡拼音Bīn Hǎi Qián Hú英文名Binhai common hogfennel root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滨海前胡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蚤休

    《中药大辞典》:蚤休药材名称蚤休拼音Zǎo Xiū别名蚩休(《别录》),重楼、重台、草甘遂(《唐本草》),螫休(《日华子本草》),紫河车、重楼金线(《本草图经》),白甘遂(《小儿药证直诀》),重台草(

  • 仔榄树

    药材名称仔榄树拼音Zǎi Lǎn Shù别名黄平树、洪达木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仔榄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nteria zeylanica (Retz.)Ga